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年會日前在泉州召開,與會工商聯代表和民營企業家對三中全會充滿期待,對全面深化改革充滿期待。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就《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民營經濟發展》發言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展壯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改革,努力破解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難題,消除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通過改革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這對民營經濟而言,將是促進新的繁榮和蓬勃發展的最大利好。
莊聰生認為,第一,全面深化改革著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將進一步鞏固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經過35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創造了“中國奇跡”,產生了“中國震撼”。這些成就的取得與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密切相關,與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快速發展壯大密不可分。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進一步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堅持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和主線,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符合我國發展實際,也必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努力方向和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可以看到,加快區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發展等,正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不斷形成,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景十分廣闊。
其三,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進程,將進一步突破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體制機制性障礙。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方向不動搖,堅決消除各種體制機制性障礙,大力推進土地制度、金融體系、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最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最大限度地釋放社會、企業和個人的創造活力,民營經濟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其四,全面深化改革致力構建公平競爭新格局,將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公平競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則。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關鍵是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確保其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最后一點,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維護權益同等保護,將進一步排除民營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與會民營企業家最期盼什么?恒安集團董事長許連捷用自己從“小學沒畢業,連財務報表都看不懂”到創立恒安集團最后成為港股市值上千億元上市公司的經歷,說明勤勞智慧的中國民營企業家不懼任何激烈的公平競爭,包括不懼和國際行業巨頭競爭,但就怕不公平競爭。民營企業需要公平競爭的環境。
上海奧盛集團總裁湯亮表示,民營企業對于三中全會的種種殷殷期盼,就是“三多三少”:在轉變政府職能上,期盼政府服務多一點,融資歧視少一點;在完善市場體系上,期盼公平競爭多一點,行業壟斷少一點;在企業生存環境上,期盼法治規則多一點,人治折騰少一點。我們懇切希望,三中全會出臺的各項改革舉措,能切實解決這“三多三少”,切實解決民營企業一直在呼吁的“融資難、公平難、維權難”的問題,給民營企業一個更加昂首闊步的發展空間、一個更加光明燦爛的前進藍圖。
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說,“三全”這個品牌就是為了紀念三中全會。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沒有三全的發展。沒有歷屆三中全會對民營企業的肯定,就沒有民營經濟的繁榮發展。三全的發展是民營企業發展的縮影。期盼新一屆三中全會給民企信心,“信心比黃金都重要”。
中國誠信信用管理公司總經理關敬如說,很多人談論民營企業家移民問題,這是為什么?政府要為民營經濟創造發展環境,一是財產安全,加強私有財產的保護。二是市場環境,不被歧視,公平競爭。三是要提高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
從與會企業家的發言中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家最期盼全面深化改革能夠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大力支持的政策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公正、有安全感的法制環境,以及肯定和提高民營企業家社會地位的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