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失歐洲不愿失中國”
中國被認為是家樂福“著重發展”的目標市場之一,2013年家樂福將在中國新開24家門店。
喬治·普拉薩的上任,是新一輪“止損”行動的開始。這位新上任的CEO以助企業脫困而聞名于世。尤擅削減成本的普拉薩,已幫助集團“在自愿基礎上”裁減了法國境內600余行政崗位。對此,他的解釋是:“管事的人越多,事情就越復雜。”普拉薩說,要叫醒麻木的團隊。
喬治·普拉薩曾在今年上任時表示,家樂福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實現復興。法國媒體評論稱,新任CEO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來實現減輕集團負債、縮減集團開支并著重發展在新興國家的業務等目標。
中國被認為是其“著重發展”的目標市場之一。有傳言稱,喬治·普拉薩曾對身邊人說過這樣的話:“從內心講,我寧愿失去歐洲大本營,也不愿失去中國。”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1年中國連鎖百強”報告顯示:2011年,家樂福的銷售規模達451億元左右,比競爭對手沃爾瑪高出21億,單店業績約2.2億元,比沃爾瑪的1.59億高出近四成。
11月27日,普拉薩稱:“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家樂福在中國的門店銷售額已經停止下滑,預計明年會出現反彈。”他還透露,2013年,家樂福將在中國新開24家門店。
業內認為,普拉薩及其帶領下的家樂福,要在中國市場上立足,接下來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2005年之前,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總量并不多,當時大賣場總量第一的家樂福風頭無兩。之后零售業進入了全面開放階段,沃爾瑪、大潤發等實力顯現。家樂福必然面臨來自外部的生存壓力。
現在,家樂福正積極為其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危機付出成本。
為緩和與供應商日漸僵化的關系,今年5月,家樂福在北京啟動“扶植中小供應商”計劃,之前沿用的“無條件返點”規定被取消。中國區公關負責人李嘉說:“未來家樂福會堅持發展和諧互利的零供關系,為改善零供關系做出努力。”
此外,2012年,家樂福投資500萬元,在上海建成了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李嘉稱:“檢測中心每天可對近65個類別的食品進行安全檢測,這是為消費者的健康負責。”
對于家樂福整個集團來說,外界對其未來并不敢馬上樂觀。法國Natixis銀行在發給投資者的一份提示中稱,普拉薩是家樂福首席執行官的合適人員,但投資者不要太過樂觀。“靜等幾個月才能看出他的手段究竟如何。”
■ 行業背景
電商沖擊實體賣場行業遇困
2010年底,內外資企業稅制全面統一,在中國沿用了20多年的外資企業優惠政策畫上句號。2011年,家樂福11家門店被處以50萬行政罰款,更是宣告了多年的“超國民待遇”和政策紅利已經終結。
此外,昔日被追捧的大賣場模式如今已不再具備轟動效應;早期被認為符合中國國情的“店長責任制”亦開始顯現諸多問題
一位熟悉家樂福運營的人士認為,失去了以上競爭力的家樂福,在中國市場業績走低并不意外,如果家樂福不能迅速反應,找到新的立足之本,頻發的信譽危機將會加快家樂福的衰退。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家樂福漸失的這些有利因素中,過時的大賣場模式是問題之源:“對消費者來說,傳統的大賣場模式早已無法囊括一切,也不再適應消費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電商等新型消費方式的興起都會對大賣場形成沖擊。而對家樂福自身來說,繼續發展大賣場業態,需要為其支付高昂的場地租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