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規定,2012年12月1日以后鐵路煤炭外運,必須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進行掛牌交易,不得私自鐵路外運交易。在他看來,這個模式要比以往的重點合同煤市場更透明。
不過,山西當地一家煤炭企業人士卻不這么認為,“政府這樣做是為了掌控煤炭資源,與電煤價格并軌無關”。
需要指出的是,電煤價格并軌要想實行,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方的各種政策出臺更多地還是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如能源研究專家林伯強所言,電煤價格并軌最終需要煤電聯動配套。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總經濟師李英也如此認為,要想徹底解決煤炭電力矛盾,電煤價格并軌的同時,“需完善煤電聯動機制,促進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對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進行完善并及時執行。降低電煤價格聯動幅度,同時下調發電企業消化電煤價格比例,在保持發電企業議價動力的同時,盡量減少對燃煤成本變化的扭曲;建立全國統一的電煤長期合同和現貨市場平臺,并對運輸價格進行嚴格監管,參照國際市場價格對電煤制定最高限價。”
明年或間接啟動煤電聯動
電煤價格并軌被提出后,與之伴隨的則是煤電聯動,二者上下游的關系也使得在電煤價格并軌被提出之初,煤電聯動也跟著被提到。
目前的大環境下實行電煤價格并軌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沒有煤電聯動配套怎么辦?如果沒有煤電聯動,電企會非常不容易。”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反問記者,實行了電煤價格并軌,后面的煤電聯動問題還在,要不就整套做全了,就沒問題了。電煤價格并軌只是煤炭的市場化,如果煤炭漲,沒有煤電聯動,電價不能漲反而激化了二者的矛盾。
對此,上述政府人士告訴記者,“明年肯定會啟動煤電聯動,但不見得會叫煤電聯動,或許會換個方式間接開始煤電聯動”。比如,目前很多省份都上了脫硝裝備,但都沒有拿到脫硝電價,明年國家肯定會給大部分電廠實行脫硝電價補貼。
其實這中間最大的問題是,電價原來是國家統一管理,沒有走入市場。“我認為十八大以后,國家會對電力體制改革逐步推進。電價的市場化要逐步推行,最終的發展應該是,根據市場調節價格。”上述五大電力集團之一內部人士這樣認為。
林伯強也指出,先并軌,后期可以逐步解決聯動的問題,但必須把聯動作為改革的目標,這樣就不會加劇二者的矛盾。因為取消重點合同煤只是解決了煤炭內部市場煤與計劃煤的問題,不是煤電矛盾。
電煤價格并軌不失為煤電聯動的倒逼機制,電企的訴求應該是煤電聯動,即煤價漲,電價也要漲。那么,要想放開電價,上游煤炭價格也應該少些行政干預。林伯強認為,電煤價格并軌后,企業再去和國家講煤電聯動就更有道理了。(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