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記者 余 婷)冬日的天空顯得格外高遠,順著鳳冠路行走了約摸30分鐘后,眼前豁然開朗,這便到了丹鳳縣城的后花園——冠山村。冠山村如同一個小盆地,被群山包圍著,一條不知名的小河潺潺流過。
精準扶貧新亮點
“今天的豆腐軟硬也很合適,老賀做豆腐這手藝是越來越高啦!”剛進村口,記者就聽見有人如是說。經了解得知原來是冠山村主任王發祥在檢驗當天冠山豆坊做的豆腐口感品質是否過關。在他身后一排七間彩鋼結構房上懸著“冠山豆坊”四個字,操作間有的里面整體地擺放著一筐筐生長的豆芽,有的里面擺放著做豆腐的工具和一盆盆浸泡的黃豆,最邊上一間支著一口大鍋,白磚砌的灶臺清潔如新。這便是鎮村干部為5戶民困戶免費提供的創業場地。
冠山村村支書吳喜林告訴記者,冠山村是今年丹鳳縣精準扶貧示范村,冠山豆坊是精準扶貧工作中幫助貧困戶脫貧的一個項目。這是鎮長索濤分析了冠山村距縣城近、交通便利、水質好等優勢構思出來的,鎮政府投資了10萬余元。今年8月份開工建設,建成做豆腐、生豆芽的七間彩鋼房,配置了打豆子機、爐子、鍋、框等所有必須設備,讓5戶有致富意愿且扶得起來的貧困戶免費使用進行創業。已經營了近兩個月。目前豆坊還可再吸收一戶貧困戶,正在兩戶之間進行篩選。
創業坊里創業忙
豆腐師傅賀丹忠以前在家養豬,自從到豆坊做豆腐生意后,家里的10多頭豬便有了豆渣吃,他本人節約了養豬成本還增加了一項收入,實現了經濟小循環。他家有兩位老人,兩個孩子一個還精神異常。多年來生活一直困苦。現在一提到豆坊,每天忙著到處送豆腐的賀丹忠對給鎮村干部有說不完的感謝。
生豆芽的操作間里溫暖如春,爐子生的很旺,51歲的盧生軍正在查看豆芽生長情況。他自己身體殘疾還供了三個大學生,目前還有兩個在讀大學。他說,之前家里的經濟來源全靠他在附近打零工,到豆坊后他看到鎮村干部為他們幾戶人跑前忙后辦手續跑銷路,他們的豆芽每天供不應求,他對這個生意相當重視,好好地當成正經事來做,倆娃學費也有指望。說到豆芽,他說他們這里的豆芽成本稍微高點,從泡豆子到豆芽長成可銷售,需要五六天時間,但是銷量非常大,常常有人攆上門來買,自己對未來很有信心。
“冠山豆坊剛開業沒多久,生意特別好,每天都是供不應求。”王發祥說,它是采用傳統純手工工藝加工豆腐和豆芽,與市面上的豆腐、豆芽的區別在于:冠山豆坊的豆腐是用漿水點制而成的漿水豆腐,而非石膏點制,口感細膩鮮嫩,順滑勁道。豆芽是在一定溫度下自然生長而成,不添加任何助其生長的化學制劑,吃起來豆香四溢。鎮上為豆坊做宣傳、制名片、聯系超市等做了許多工作,村上干部負責跑手續、把質量關。冠山豆坊依靠本村農家樂多的優勢,做的豆腐和豆芽除了供應本村戶農家樂使用外,都進了丹鳳縣城的超市。這里每天制作豆腐1千多斤,豆芽2千多斤,根本就不愁銷,等天暖和了農家樂都開起來了目前的產量遠遠不夠用。
“冠山豆坊的豆芽和豆腐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綠色放心食品,它迎合了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質、追求天然的需求,它就如同一個孵化園,讓貧困戶爭取都能脫貧致富。”鎮長索濤高興地介紹,縣上領導到村上檢查觀摩,看了豆坊的豆芽、豆腐,了解了制作工藝后,還讓教育局安排學校食堂需要的豆腐、豆芽也從這里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