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員為群眾嫁接果樹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文/圖 馬紅梅 謝云濤)
鎮安縣自2005年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以來,已經先后派出3批105名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員播撒技術,幫扶農民,譜寫出一曲曲促農致富的動人樂章。
農民的致富靠山
“有了王站長,我養雞就有靠山了。”柴坪鎮祝坪村生態養雞場陳新策說的“王站長”就是科技特派員王高尚。1988年,王高尚從商洛農校畢業后,一直在柴坪、達仁等鎮從事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
2013年,王高尚被選派為科技特派員。在他的帶動與鼓勵下,回鄉創業的陳新策自籌30萬元資金,創辦了柴坪鎮祝坪村生態養殖農場,專門進行種雞孵化和林下生態養雞。養殖場創辦初期,王高尚幾乎不分晝夜地進行技術指導服務,解決防疫、治病、科學養殖等難題。2014年春季,該場孵化種雞3萬多只,實施林下養雞4000多只,不到5個月的時間,實現利潤10萬多元。
山頭開滿油茶花
見到姚元義是在廟溝鎮東平村油茶育苗基地,正忙于指導幾十名婦女進行油茶嫁接育苗。姚元義是派駐鎮安華美農業產業化公司的科技特派員,專門進行油茶種植技術的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5年來,他先后6次組織80多人到江西上堯、湖北麻城等規模油茶種植基地進行考察,學習油茶種植技術和經驗,編寫《油茶栽培技術》讀本,免費發放給茶農學習,集中連片建成示范基地1萬多畝,帶動達仁、柴坪等鎮油茶良種建園15000多畝。
有夢想就有希望
鎮安綠然蠶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縣科技特派員侯佑斌從事蠶桑生產已經15個年頭。合作社實施小蠶共育項目,新建小蠶共育室12間,年育小蠶4500張以上,育成后的小蠶全部無償分發給全村蠶農。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廟溝鎮五一村年養蠶5張以上的大戶40多家,全村356戶,家家養蠶,戶均收入近萬元,成為鎮安蠶桑第一大村。
目前,有40名科技特派員常年奮戰在鎮安農村,播撒科技的種子,點燃致富的夢想,為農業、農民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