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進步,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品種和花樣日漸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要想吃到正宗的洛南攪團已漸漸成為奢望。一方面,傳統的包谷品種,由于產量低而逐漸被淘汰,甚至在洛南農村現已絕跡。另一方面,高產量的新品種包谷,使得做攪團的主食材——包谷面的品質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彌補和挽回傳統攪團的粘度、細膩、勁道等口感,如今的攪團制作工藝已被改進,在烹制攪團過程中,人為地在包谷面里摻雜了比例不等的小麥面粉……
盡管,在小吃城里吃到的攪團,已沒有了小時候記憶中甘甜、親切,但洛南攪團已被烙上了特殊時代和地域文化的印記,被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我有限的朋友圈里,不管是遠走他鄉的商洛游子,還是來自外地的親朋好友,或者來商洛工作的外地交流干部,一回到商洛,都不忘去小吃城咥上一碗洛南攪團,那才叫過癮、盡興。
吃洛南攪團,對我來說,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已成為一縷悠遠綿長的鄉愁,一絲回味無窮的鄉情,一段懵懂的往事記憶,愈久彌新,難以釋懷和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