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鎮大力實施土地流轉工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紅廟村的沁園春茶葉發展有限公司,茶園從最初的1000畝擴大到目前的3000畝,原來只種植一些傳統綠茶茶葉,隨著規模的擴大逐漸種植了白茶、黃茶等新茶葉品種,又辦起了春語茶葉合作社,實現了“市場+合作社+農戶”的茶葉銷售模式。不僅帶動周邊的群眾種植起茶葉,還返聘流轉出土地的農民返回到土地上務工,為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積極地帶頭作用,農民通過土地流轉金和務工勞務費,每畝地年收入凈增8000余元。
試馬鎮在積極發展自身特色產業的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資,目前已成功引進宏源食品公司在觀音堂村投資4600萬元新建占地50畝的萬頭生豬養殖項目;豐聯生態開發公司投資1500萬元在郭家埡村建成年產肉雞50萬只養雞項目;秦鑫工貿公司投資4200萬元在郭家埡村建成標準化雞舍6棟6000平方米,并創辦了種雞場和孵化場已投產;鴻偉生態有限公司投資1450萬元在郭家埡村新建占地290畝年出欄10萬只的散養雞項目及在紅廟村南泥湖投資600萬元新建占地310畝的蓮魚共養基地;國力工貿公司在郭家埡村投資1350萬元建成標準化設施大棚蔬菜110畝;縣油茶公司在紅廟等村建成油茶基地1300畝;縣綠源有限責任公司在郭家埡、紅廟等村建成投資1200萬元新建1500畝無性系白茶示范基地;縣油茶公司在百雞、毛河、大坪、紅廟等村已建成油茶基地5800畝。
經過不到兩年的歷程,該鎮的商洛市鴻偉生態實業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當地的養殖龍頭企業,該公司負責人金太華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在試馬鎮紅廟村的山上建起雞舍,雞全部在山上散養,公司還辦起飼料加工廠,形成了畜牧養殖、加工、銷售的生態產業鏈。2014年初,他又在商南縣工業園新建一個年屠宰1100萬只土雞、集冷鏈物流于一體的大型宰場,總投資1.1個億元。該公司在全鎮甚至輻射到全縣,為貧困戶免費發放育雛1個月的雞苗10萬只,另配有免費疫苗、免費的技術指導,按成本折算成人民幣合計100萬元。該公司還為養殖大戶提供了500萬元的融資擔保,同時按市場價格全部回收產品,保證了養殖戶的后顧之憂。金太華自企業創辦至今,所有項目力爭使用當地民工,共提供了68個崗位,帶動當地400余人就業。
這些企業的入住,無疑為本土經濟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有了企業的帶動,農民發展項目有了依托和保障,風險大大降低,各個產業的建成并投產,為農民解決就業崗位5000余個,使項目村群眾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
企業跟著市場走
在試馬街村的外圍,沿著河堤100畝的平地被一人多高的鐵絲網圍了起來,圍網內幾千株烏克蘭大櫻桃樹苗迎風搖擺,樹干上已經冒出一簇簇的新葉,樹苗成活率達99%。今年在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時,鎮黨委了解到烏克蘭大櫻桃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并且抗旱耐寒,適應性較強,低投入,高收益。隨后,該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山東金環集團,通過土地流轉,建成100畝櫻桃園,3年后可以結果。果實銷售上,除了本地零售外,還可以銷往一些大型超市,銷往西安、河南、山東等地的大市場。
“農民的土地流轉后,不僅可以享有一份土地流轉金,還可以返回到土地上務工,這為農民帶來了雙重收入。等櫻桃園真正發展成熟的時候,又會帶動周邊農民種植櫻桃,這是一種良性循環。”試馬鎮黨委書記韓東文如是說。
在試馬鎮,除了像這種已建成的大櫻桃園,草莓采摘園、大鯢養殖園、垂釣園、戶太八號葡萄園都在新建中……
一個個園區的建成,一個個企業的引進,無一不是試馬鎮黨委、政府認真調研,規劃定位,準確把握市場脈搏的又一次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建立促進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的有力舉措。在雙包雙促精準扶貧模式的推動下,試馬鎮雙包雙促精準扶貧三年計劃繪就的幫扶藍圖將會引領廣大貧困群眾在脫貧致富的路子上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