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流轉出的土地上為茶樹除草,還能獲得打工收入。
招商引資建起的現代化養豬場,幫助附近數十名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
商洛日報(文/圖 通訊員 鄭靜 記者 李亮)盛夏時節的商南縣試馬鎮綠意拂風,碩果殷實,剛剛采摘完茶葉的茶農還沒來得及歇歇腳,田園的豆角、土豆、西紅柿、黃瓜比賽似的瘋長。村民們又要趕著早,將這一筐筐蔬菜運向市場,換來真金白銀。
在新一輪精準扶貧工作吹響號角的那一刻,試馬鎮積極響應中、省、市、縣的號召,一道道山坎變茶園、一片片荒地變基地,千畝油茶基地、蓮魚共養基地、生態養殖基地、櫻桃采摘園、瓜果蔬菜園……一個個新生的項目在試馬鎮遍地開花。從高空俯瞰,試馬鎮已被各種園區、基地裝飾成一幅色彩斑斕的大畫卷。
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促進了多個項目產業的生成,而各個產業項目又為精準扶貧這根脫貧致富的杠桿提供了一個堅實的“支點”,精準扶貧工作在試馬鎮正平衡而有力地運轉開來。
資金跟著窮人走
試馬鎮位于秦嶺腹地,距商南縣城12公里,全鎮15個村17949人。現有耕地17190畝,屬于農業大鎮,但農業基礎條件差,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多以初產品為主,農村中貧困人口依然存在,面對鎮情、村情實際,該鎮黨委、政府下決心,一定要讓這些人脫貧致富。
6月中旬,一連幾天陰雨連連,試馬鎮黨委班子領導帶領全體干部奔走在15個村的村組之間,經過認真準確的摸底調查,全鎮貧困戶達1934戶4900人。該鎮黨委、政府立刻將全鎮60余名干部分成多個小組,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家庭現狀,找出貧困原因,鼓勵貧困戶堅定信心發展產業項目。
“請你盡快準備好戶口本、身份證以及貸款申請,很快你就能拿到5萬元的啟動資金。”在八龍村貧困戶陳明家里,干部陳俠了解到陳明想發展養雞業,但因為沒有本錢遲遲不能落實,陳俠當場表態可以幫助陳明申請小額擔保資金。為了讓貧困戶的發展不成為無源之水,試馬鎮及時啟動小額擔保貸款項目,為需要資金扶持的項目貸款5萬元。為使小額擔保貸款能真正用在貧困戶的發展項目上,該鎮規定由包扶干部作全程跟蹤擔保。“這次精準扶貧小額貸款真正實現了陽光下運作,貸款由政府貼息,農戶只需支付極少一部分的利息,并且還款期限根據農戶項目發展情況的好壞來決定,利息和還款絕不會增加農戶的經濟負擔,不會讓農民有任何后顧之憂。”鎮干部介紹道。
家住紅廟村二組的宋林勇,家里有4口人,平時靠種莊稼、出門打零工賺錢,現在大女兒正讀大二,小兒子還在上小學,生活算得上是勉強度日。“靠著種莊稼,何時才能把兒子供上大學?”宋林勇憂心忡忡,他認為再窮也不能讓娃念不起書,但他自身條件有限,只能靠苦力掙錢維系生活。然而,精準扶貧給宋林勇提供了發展契機,根據他的自身條件,政府幫助他選擇了種植蓮菜的發展項目,并通過政府擔保,為他申請了3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資金。目前,宋林勇已經拿到這筆資金,在家門前承包了6畝蓮菜地。“一畝蓮菜凈收入4000元到5000元,到今年冬天的時候,這6畝蓮菜凈收入兩三萬元是沒有問題的。”宋林勇看著自己的蓮菜池里盛開的荷花,大致估算了一下。“這下就一門心思在家把蓮菜地打理好。搞得好的話,逐漸把規模擴大,還要把兒子供到大學呢。”宋林勇對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