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雷超鋒 閔亞軍)清明節假期,商州區板橋鎮食用菌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基地負責人于昌敏高興地說,流轉了150畝土地,建起120個食用菌大棚,去年生產香菇50萬公斤,凈收入220萬元。于昌敏在香菇家庭農場里圓了致富夢,帶動周圍大批群眾發展特色產業。
近年來,商州區緊緊圍繞“果、畜、菜(菌)、藥”農業特色產業,以項目為帶動,以產業為突破,以培訓為支撐,以服務為宗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從土地流轉、棚體建設、茬口安排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搞好服務,特色產業發展中心組織干部職工深入生產一線,解決生產環節遇到的實際問題。在金陵寺鎮房店子村、沙河子鎮張村村、夜村鎮楊塬村、腰市鎮屈村等蔬菜基地引進新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解決蔬菜品種老化、單一、效益低的實際問題,擇優選取適合設施蔬菜高產、穩產、優質、抗病新優品種。腰市鎮屈村試種草莓,楊塬村和麻街鎮自愿村試種葡萄、櫻桃,推廣水肥一體化、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發揮特色產業高產高效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作用。在烤煙產業方面,組織實施品種試驗、示范工作,準確篩選出適宜本區域的烤煙新品種;在食用菌生產上,指導各生產基地使用合格廠家的菌種和原材料。
區特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趙永健介紹說,為加快特色產業發展,讓群眾在家庭農場里實現致富夢,技術人員全程為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配套服務,想方設法為農產品供銷雙方搭建平臺,召開蔬菜供銷農超對接會,簽訂供銷協議,實現社會經濟效益雙贏。通過調研尋找制約產業發展的實際問題,拿出破解難題具體措施,制定產業3-5年發展規劃,編印群眾發展產業學習資料,推動產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