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歌唱選秀類節目到真人秀,大紅大紫的韓式綜藝已席卷了中國觀眾的屏幕,讓觀眾過癮的同時也讓電視臺數錢數到手抽筋。保守統計,主流的韓式綜藝年營收超過30億元,讓人不禁感嘆“韓式綜藝能在中國如此吸金,韓國人知道嗎?”近期熱播的《最強天團》也吸引到了溫碧泉以2800萬冠名,韓式綜藝的吸金能力再次得到證實。

韓流綜藝瘋狂吸金
據統計,中國每年引進的綜藝節目數量超過60檔,引進節目在全國的綜藝節目中占比達90%。在引進歐美節目的高潮期之后,亞洲國家,尤其是韓國的綜藝節目成了各大電視臺的爭搶對象。而韓娛綜藝節目之所以如此搶手,與其帶來的高收視、高收益密不可分。在國內綜藝節目“10億元俱樂部”中,從韓國引進改編的《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赫然在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搭載韓流文化的韓式綜藝在中國大受歡迎,引來了眾多土豪在韓式綜藝的贊助和廣告投放上下重本,直接成就了韓式綜藝營收的24K純金價值。《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廣告收入達到10億元,而《我是歌手》第二季單價最高的一條15秒廣告被拍到63萬元,總營收也超過11億。
這種看似不差錢的高額投入,主要靠的是高平臺、高收視給的信心。《我是歌手》決賽收視奪冠,《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更是連續數周蟬聯收視冠軍。
溫碧泉總裁助理陳光景表示,我們一直有計劃冠名華東地區的一檔綜藝節目,希望借此能進一步拉近和90后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江蘇衛視的《最強天團》這個節目很符合我們的需求。據了解,首期播出后,《最強天團》微博話題閱讀就達到了2.1億,次日便占據了影視熱搜榜第一位。
當下大熱的這些韓式綜藝大多是購買韓國綜藝的版權來制作的,內地的綜藝節目市場大有被韓流承包之勢。在國內電視臺依靠韓式綜藝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韓綜版權價格水漲船高,一時韓國綜藝洛陽紙貴。有業內人士表示,韓綜的版權費1年增長達10倍,現在已經很難買到平價的韓國綜藝節目了,但即便是這樣,韓國三大電視臺SBS、MBC、KBS的綜藝節目都已經出現了需要提前預訂版權的情況。
韓綜“吸金大法”解密
韓國綜藝在受到觀眾追捧的同時,也讓眾多業內人士很是羨慕。
資深韓娛專家馬雪認為:“韓國綜藝本身就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策劃新穎,外景拍攝水平非常高,一檔節目就投入幾十臺機位進行拍攝。此外,韓國編劇也很強大,他們一般都有10幾年的經驗,腳本詳細到會預估出嘉賓可能會走的某條路。這些,都能給國內的制作團隊提供非常好的幫助和指導。”
韓國綜藝節目的一個特點是一定要有“意義”。韓國MBC娛樂部部長金榮希表示,通過電視節目向觀眾傳達什么是我們電視人的職業,所以應該通過這個節目向觀眾傳達某種價值觀,而不是單純消耗時間。他進一步解釋,“一個小時你看得非常歡樂,消除了壓力和煩惱,是一個好節目;另外你還通過這個節目得到感動,看到一些社會現象并去思考,也是好節目。不管什么形式的節目,觀眾必須要從中獲得一些正能量。”
一位負責采購海外節目的工作人員認為,國內之所以很難制作出好的節目,根本上是模式的問題,而這也是韓綜的吸金秘訣。
他表示,國內的電視臺由于長期缺乏市場意識,創意能力不足,沒有專門的創意人才。制作方法也較為落后,制作和播放不分離,而國外則常常是研發和制作分離。就團隊來看,國內常常一人多用,很多工種都由非專業臨時工承擔。與國外的分工明確,團隊作戰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以攝影團隊為例,曾創下4年最高收視的SBS綜藝《情書》,一場錄制就用了23個攝像機。從運作來看,國內的綜藝節目尚徘徊在創作與模仿之間,而國外的綜藝節目則有了完整的線下開發、明星藝人開發、衍生品開發、版權模式出售等成熟的完整運作模式。
國內綜藝走出去尋求突破
在韓流綜藝承包屏幕的同時,中國的綜藝制作團隊也在不斷成長。
韓國綜藝以官方渠道進入中國走過了三個階段:引進原版進行翻譯,買版權制作中國版節目,聯合制作。
2006年,韓國著名綜藝節目《X-MAN》被南方電視綜藝頻道率先引入。
隨后各大衛視爭相購買《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兩天一夜》等真人秀節目版權。
2013年10月20日,廣電總局向各大衛視下發“限娛令”,要求每家衛視每年新引進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一個。依靠購買版權的模式發展受到限制,于是衛視臺開始與韓國團隊合作,聯合制作。《花兒與少年》、《如果愛》都脫胎于韓國綜藝,雖然不是引進版權,但制作團隊也有韓國方面的參與,中國的制作團隊在與韓國的制作團隊合作過程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長。
學習形式不如學習本質,依樣畫葫蘆不如自己創新。在經歷了學習韓國綜藝的“引進來”階段,一位資深娛記表示,“引進來”多了,我們也積累了一定經驗,無論是從制作成本,還是從節目內容上考量,都是時候“走出去”了。
江蘇衛視的《最強天團》遠赴韓國錄制節目,與韓國制作團隊深度合作,不僅邀請韓國頂級天團,如:Super Junior、少女時代、寶兒、安七炫、f(x)、SHINee、東方神起、EXO等,節目更由彭宇、宋茜、周覓、全賢武、趙慧蓮、強仁等眾多中韓頂級明星聯袂主持,絕對星光熠熠,夠閃夠潮流!

(少女時代中國綜藝首秀)
中國粉絲有機會與韓星互動,韓國人氣偶像要完成中國粉絲給他們布置的“任務”,其中一些更是獨具中國特色。第一期節目中,韓國男子演唱組合Super Junior不但頻頻說中文,念中文繞口令,還完成了廣場舞大媽們提出的一個任務——教中國大媽跳最正宗《sorry sorry》。因為廣場舞是中國觀眾熟知甚至日常用來調侃的事物,這種形式的中韓合璧,不僅得到了核心受眾韓飯們的追捧,也令非粉絲的中國觀眾也倍感親切。
“走出去”的原創模式給內地的綜藝節目開辟了一條新道路,也得到了粉絲的肯定,值得期待。在這個新模式的引領下,未來的綜藝節目市場會更注重原創性和對本土需求的滿足,而隨著中韓合作的深入,未來中國的綜藝節目或許會迎頭趕上韓國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