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2012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迎來了兒童組比賽,在當晚的小選手中七號選手來自貴州遵義的竹笛男孩陳善治獲得了本次大賽自開賽以來的最高分,這個孩子艱難學習竹笛的故事令全場動容。
小善治7歲就開始學竹笛,全家的經濟來源都指著父親,可今年善治的爸爸心臟出現問題做了手術后失去了勞動能力,現在全靠媽媽打零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他有一位70多歲高齡的老師,然而這個老師只是一位竹笛制造家,而且遠在另一個城市。為了節省路費,陳善治只能一年去老師家一次,平時都是跟著光碟自學,有不會的地方給老師打電話,老師就在電話里面指導他。即使這樣,小善治依然不放棄演奏竹笛的夢想,不曾停下自學的腳步,更有著不讓他吹笛他就不吃飯的執著。但由于老師年事已高,并且種種不便,所以老師這次也特意叮囑,希望小善治在北京比賽的這段日子會遇見很多非常優秀的笛子老師,看能不能爭取找到一位愿意少收點學費教他學笛子的老師,這也成為老人的一個心愿。為此,主持人在大賽現場便發出征集令,呼吁臺下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如果有善良的老師愿意少收些費用教這個孩子,請聯系民樂大賽。聽到這里,不多話的陳善治更是泣不成聲,臺下的媽媽也早已難掩淚水。
就是這樣一位年僅11歲的小選手,在民樂大賽的舞臺上讓我們看到現實世界的貧困阻擋不了精神世界的富有,讓我們感受到再大的苦難也阻擋不了夢想的開花。觀眾們為自強不息的陳善治數次響起掌聲,全場飆淚。坐在評論席的老鑼更是第一時間第一個為陳善治聯系起老師。一首《帕米爾的春天》讓我們記住了這位生活小斗士,但愿,在熱心人士的關注和幫助下,他生活的春天快點到來!(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