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2:30,北京東城法院將公開開庭審理高曉松醉駕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和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機動車駕駛員醉酒駕車的,除了吊銷駕駛執照,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還將被處以1-6個月的刑事處罰。那么,高曉松究竟會受到法律多大程度上的處罰呢?此前有媒體引述北京東城法院外宣辦公室一位孫姓工作人員的話說,“這次高曉松的案件處理速度相當快,我們已經確定17日開庭審理,并且將當庭宣判。”
重判還是輕判
這是個問題
5月1日起,醉駕入刑,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軍5月10日表示,對醉酒駕駛者追究刑責應慎重,應與行政處罰注意銜接。他的表態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京平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在審案實踐中確實可能存在醉駕情節顯著輕微的情況,不宜定罪。那么,高曉松的肇事行為是否屬于情節顯著輕微呢?適宜定罪嗎?網友們爭論不休。
對此,記者昨天采訪了南京諾法律師事務所的耿延律師。他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法律,有量刑的規定:即酒駕入刑,判1-6個月。以高曉松的酒駕案例來說,情節上不算嚴重,但看起來也不像情節顯著輕微,他應該會被判。不過,刑期的長短則要看公訴機關提出的各項起訴證據,法院多大程度上支持并最終做出何種裁決了。”(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