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五十年的時候,臺灣那時候有很多好看的臺語老片,親像燒肉粽、舊情綿綿、回來安平港與再見臺北等四出電影的主題曲也都很好聽,而且電影內的主角洪一峰、楊麗花與文夏等人,都身兼電影主題曲的演唱者。因為這些老影片都已經有磨損的現象,需要經過數位修復才可以把臺灣的老電影保存下來。 這是1962年,和歌曲同名的經典臺語電影“舊情綿綿”,洪一峰唱而優則演,當年的他,正值35歲的壯年,飾演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音樂老師。即使洪一峰的演出略顯生澀和僵硬,但是電影一上映,仍是大受歡迎,在民國四五十年代,可說是臺語片的天下,像這一部“回來安平港”,也有一首耳熟能詳的主題曲。 這一首“安平追想曲”,主唱人可是大有來頭,就是她,臺灣歌仔戲國寶-楊麗花。不同于在歌仔戲里頭陽剛霸氣的形象,42年前電影“回來安平港”當中,28歲的楊麗花,難得一見梳上了辮子頭,顯得嬌羞柔弱。因為歌曲而拍攝的電影,也包括了1969年文夏主演的“再見臺北”。 電影中,已經是不惑之年的文夏,外型依舊俊美帥氣,加上文青一般的氣質,當年可是不少女孩的白馬王子。而這部電影最大的時代意義,在于可一窺近半世紀前的臺北面貌。 現在在國家電影資料館的片庫里,有200部的經典臺語老片,如果修復一部受損嚴重的影片,一部甚至要花費250萬元,總計最多要耗資五億元,才能搶救完所有的臺語老片。但畢竟這些國家的文化資產和共同記憶,都是無價的寶藏,所以需要的是社會大眾的聲援和支持,你我都應該關注和重視。(華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