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著名音樂制作人袁惟仁出席自己新書的揭幕首發式。在現場,袁惟仁談到了對流行音樂的看法,其中包括最近熱議的“網絡歌曲付費下載制度”,他表示網絡音樂付費下載是對中國流行音樂發展很重要的一件事,并說在網上聽歌“10塊以內我都可以接受。”此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10塊錢下載一首歌未免也太夸張了吧。
10塊錢下載一首歌?
還不如買唱片
據悉,現如今一張正版流行樂唱片的價格在30元到70元不等,一張專輯大概包括10首歌,平均下來一首歌約3到7元。對于袁惟仁所稱的“10元下載一首歌在接受范圍內,超過10元才會考慮是否值得。”網友紛紛表示“10塊一張專輯已經夠貴的了,一首歌這個價錢,那還不如買唱片劃得來”。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免費收聽音樂,愿意選擇付費渠道的人持續減少。 事實上,網絡音樂收取費用的呼聲一直不斷,國內幾大唱片公司也曾計劃與音樂服務網站合作,嘗試采取下載收費包月等制度,但一直沒有具體細則出臺,整體計劃也未能成形,而唱片公司聯合音樂人起訴一些網絡音樂平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高曉松:價格絕對低于一塊錢一首
前日袁惟仁的“價格范圍”說再次挑動了網友們的心弦,長期以來,國內流行音樂都處于免費下載狀態,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聽到喜歡的歌曲,且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在高曉松(微博)透露7月1日后網絡音樂將開始收費后,微博開始流傳所謂的“音樂下載收費詳情”,稱一個月用戶付7塊錢可以授權下載7首歌曲,音樂品質達到128kbps。對此,高曉松立即在微博作出澄清:“7塊錢下7首128kbps這么差音質的歌,這種假新聞只有音盲才編得出來。未來的收費會比這條假新聞低廉得多得多,品質則高得多得多。”
即便如高曉松說的收費低、品質高,但是大部分網友仍表示“習慣了免費的午餐,無法接受收費模式”。就像網友“兔小兔”所說:“我已經交了網費,聽歌就不應該給錢,互聯網的精神本來就應該是免費共享資源。”
宋柯:一切還未定論
對于網絡音樂收費的細則問題,多家唱片公司都表示不方便透露,而恒大音樂董事總經理宋柯告訴記者:“網絡音樂付費是一個大趨勢,但是現在確切的推出時間和相關具體細則都還在商討階段,沒有定論。不同服務的平臺需求不同,可能有的網絡音樂平臺各方面條件成熟,就會先推出收費,反之則會延時進行。網絡音樂付費是唱片公司、音樂人等幾方面的訴求,我們也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