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社區:豆瓣,時光網
不同于團購與票務電商,賣票并不是電影社區的主營業務,只是其變現的一種手段。如果說票務網站是占據了票源的話,那么社區網站就是聚攏了影迷。社區網站用很長一段的時間積累了精準的用戶資源,并且為了形成閉環和價值變現紛紛加入賣票功能,但影院更看重他們的媒體價值。很多觀眾正是因為社區上的評論去看一部影片的。
相比于豆瓣電影只是整個豆瓣網的一個子站來說,時光網則是一家專注于電影的社區網站。時光網的前身互聯影庫由馬銳拉創立于2004年9月。2006年更名為Mtime時光網。公司現任CEO侯凱文曾任微軟公司高級總監、大中華區副總裁等職務。具報道稱,時光網最近獲得了包括老虎基金在內的千萬美金投資。
作為中國版的IMDB(美國的一家互聯網電影資料庫網站),時光網的優勢也是在于其專業性。海量的電影數據庫(超過8.5萬部,145萬影人),專業的影評人都是其吸引用戶的關鍵。如果拿時光與豆瓣對比的話,前者親民,而后者則更專業。時光與豆瓣的區別在評分體系就能很好的體現。豆瓣的評分滿分只有5分,而且在豆瓣上的用戶的判斷更主觀。經常出現1星和5星的情況。而時光網是十分制,并且時光網在音樂、畫面等具體細節上也有評分。所以總的來看,時光網的評分相對中立,但沒沒有豆瓣評論“歡樂”。
目前,社區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廣告、影片宣傳、線上票務。然而,社區網站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如何將龐大的用戶群變現,如何引導他們的用戶在站內購票。如果用戶在社區內討論,但在其他網站購票的話,社區網站的努力就是在為他人做嫁衣了。社區網站相對于其他網站在售票業務上并沒有明顯優勢。所以,各個社區也在嘗試進行其他方面收入的探索。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的主演吳秀波要做一場影迷見面會。他把這個專場票只在豆瓣電影上出售,18元的票價,幾乎在十幾分鐘之內就一搶而光。據說,吳秀波的經紀公司非常認可這樣的定向精準的營銷方式,向影院每張票補貼了12元差價。
巨頭出沒,請注意!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內地電影市場共售出3億張電影票(其中線上售出16億元),全年的電影票銷售總量則將突破6億張(粗略估計線上銷售將超32億元)。而且,隨著電影院熒幕數的不斷增加(目前1.7萬塊),國內電影票房總額也會持續的增加。由于電子票務利潤微薄,各家電子票務網站都將線上售票作為其吸引用戶的一種手段。電子售票網站的在整個電影產業位置類似于旅游OTA(攜程等)在產業鏈上的價值,不僅銷售電影票,并且為制片公司(尤其是國內公司)提供營銷渠道。
雖然市場的增長促進了電子票務網站的發展。但同時也吸引了巨頭們的注意。面對對電影票務這塊兒市場,BAT巨頭們也都想分一杯羹。7月份發布的百度地圖加入了電影購票業務;淘寶則推出了淘寶電影繼續搭建生活平臺,吸引了包括格瓦拉、網票網、時光網等票務網站加入;而騰訊也推出了QQ電影票。結合微信5.0來搶占電影票務市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用戶會從PC端像更符合用戶場景的移動端轉移。用戶在移動端上購買票務的比例也由去年的25%增長到今年的50%.想要在電影票務上賺到錢,不但要便宜,更要結合用戶習慣的變化而變化。
相比而言,巨頭們在上述方面上的能力和資源要遠遠超過普通網站。線上電影票可能還是巨頭們的天下。(龍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