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亞健康”這些名詞,不僅出現在特殊行業,在影視圈其實也常見。21日,編劇汪海林發微博稱《永不磨滅的番號》作者及編劇張磊病逝,年僅35歲。這則消息引發了編劇行業的震動。記者了解到,亞健康和過勞問題已經成了大多數編劇的通病。
記者前天采訪了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副秘書長、編劇余飛以及著名作家、編劇麥家。他們都表達了對張磊的惋惜之情,但同時無奈表示,編劇的健康問題很難被解決,只能靠編劇們自己提高保健意識。
現狀
編劇健康堪憂
多發胃病和腎病
21日,編劇汪海林在微博寫道:“《永不磨滅的番號》的作者張磊先生年僅35歲,英年早逝,令人扼腕。自由編劇缺乏醫療保障,超負荷的工作方式嚴重影響健康,很多沒有醫療保險的編劇,其收入無法承擔過高的醫療費用,筆者呼吁自由編劇成立一互助組織,在生老病死的重要時刻互相幫助,尤其在經濟上提供援助,以避免和減少張磊先生的悲劇。”記者了解到,張磊在逝世前已經和胃癌抗爭了5年。
這條微博在編劇圈內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表達了對張磊的哀悼之后,許多亞健康的編劇們紛紛“現身說法”。
曾經寫過《雍正王朝》等著名影視劇的編劇劉和平說:“歷時六年,前天寫完了全劇終三字,今天發現自己尿血了。”還有編劇表示:“編劇最容易得胃癌和因久坐而產生的尿路感染。”
原因
四大癥結導致編劇亞健康
作息紊亂:熬夜寫作,飲食不規律
記者采訪了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副秘書長余飛,他說編劇圈里90%的編劇都是亞健康,“作息不良是其中一個原因。”余飛告訴記者,幾乎所有編劇都是在夜里進行創作的,“編劇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白天太吵瑣事太多,只能夜深人靜了寫。我那時候經常寫一整夜,到第二天早上七八點睡覺,下午2點多起床。”這期間,編劇們幾乎不怎么進食或者只吃很少,“電腦旁邊擺點面包、粥將就了。所以編劇的胃很容易出問題。”
流程緊張:任務重時間緊是常態
中國電視劇制作的流程和環節也對編劇的亞健康推波助瀾,總使他們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比如投資方突然叫你10天給個本子,我可能一下子沒靈感,得想五天。那你就得在五天里把本子完成,完不成就沒錢。”余飛說。
收入不穩:寫了當紅劇拿得也少
汪海林在微博中提到,許多編劇的收入甚至無法承擔醫療費用。余飛稱這確實有可能發生:“比如張磊,雖然是《永不磨滅的番號》的原作者,但卻是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做編劇。而且他的幾部戲都是這樣。所以價格應該不會太高。”雖然這部電視劇反響很大,但余飛表示并不能單純按劇來判斷一個編劇的收入。“有些寫得好的作家其實報酬并不高,少的也就幾千元一集。他們的收入和劇的收視率、話題性、對自己的包裝等息息相關。”
曾經有媒體報道過,國內編劇的稿酬大致分為四個檔次:知名編劇最高的每集8萬到10萬(也只是業內的一個傳說),中檔的是3萬以上(這個層次的也不多),第三個層次是2萬左右,第四個層次是每集5000元到8000元。
毫無保障:不簽單位也不買保險
許多網友發出疑問,為什么張磊在患病時不使用自己的醫療保險,他的單位沒有給他提供支持嗎?余飛感慨地說:“事實上許多編劇根本沒有單位,都是自由職業者。他們拒絕和公司簽約,因為不習慣被束縛,所以他們沒有任何保障。”而大多數編劇很討厭生活中的瑣事,所以也缺乏買商業保險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