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在津海、鄂州和粵江來回跳躍,這是兩個國人并不熟悉的地名,但在杜氏鏡頭下,讓人很快記憶猶新。公路,高鐵,幾幾出口的會面地點,津鄂粵字樣開頭的車牌,無處不在的道路標記,指名道姓的娛樂場所、碼頭、小學、醫院、酒店,畫面里還有現場表演的舞女和穿校服的小學生,不知不覺,故事講得七七八八,兩座城市也拍的聲色盎然。老杜在香港就好這一口,實實在在的街道樓盤,有商店招牌和地鐵巴士,人味濃郁,這一套原封不動搬到大陸,全不失鮮活靈動,是最沒有南北文化隔閡的移植。想到前幾年《長江七號》在寧波實拍,《硬漢》取景青島,哪個都沒好好運用過,反倒招來該地觀眾說拍的不像,蝕了好大一把米。
名為《毒戰》,又是合拍片,通常聯想會描寫販毒分子無惡不作、吸毒者的可怖后果,預告片還曾給出誤導,讓人以為有古天樂吸毒、孫紅雷戒毒的情節,進了影院一看,只能大呼上當,銀河創作組和宣發方都太狡猾。影片著力于警匪斗智斗勇,沒有對毒品毛骨悚然的描寫,但通過灰色筆觸營造出那個毫無人情味的犯罪江湖,讓人倒吸一口冷氣,其震懾力遠比任何禁毒宣傳片都有效。看完電影,你只會想離的毒品遠遠的,但那一份壓抑陰沉的宿命感已經如毒品般纏上了你,無法擺脫。(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