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名導呂克-貝松的到來,為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增添了許多國際范兒。昨天,他在京接受媒體采訪,暢談電影創(chuàng)作理念。雖然曾經(jīng)說過一生只會拍10部電影,但他的創(chuàng)作之路一直沒有停止,他說沒法閑下來,不拍片就覺得很無聊。有一天他也許會不當導演,但不會停止寫劇本,“寫作對我來說就像毒品”。
謝絕拍照錄像
希望展現(xiàn)最真實的自己
由于之前采訪的某媒體記者拿手機對著呂克-貝松的臉一頓狂拍,引起他不滿。因此隨后的采訪中,他拒絕照相機和攝像機在場,讓電視臺和視頻網(wǎng)站的媒體頗為無奈,給人留下“難搞”的印象。
落座后,呂克-貝松主動解釋說,他喜歡純粹的語言交流,因為想把最真實的自己展現(xiàn)給大家。他說:“有照相機、攝像機在,我就會覺得不自在,我不想搶鏡,而是想呈現(xiàn)生動的自己。可能大家會覺得我難以相處,但這就是真實的我,我希望像朋友一樣跟大家聊天。”
沒有了攝像機的束縛,呂克-貝松狀態(tài)輕松,與媒體侃侃而談,對所有問題都來者不拒。
為張藝謀說話
有他是中國觀眾的幸運
《碧海藍天》《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等電影,讓呂克-貝松在中國網(wǎng)羅了大批影迷。而他對華語影人也并不陌生,他的電影《昂山素季》由楊紫瓊主演,他和李安則是好友。他說:“幾個月前在巴黎,我還和李安吃了一頓晚餐,我們是好朋友。他是一個非常棒的藝術家,我很欣賞他,他總是在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
呂克-貝松同樣欣賞的中國導演還有張藝謀。當一位記者認為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比較失敗時,他極力為張藝謀說話,稱他是一個很棒的導演,中國觀眾應該為此感到幸運。他說,他喜歡一直在探索、嘗試的導演,張藝謀就是如此,其《秋菊打官司》《英雄》風格迥異,但都很出色。他直言,很多時候媒體或影評人覺得導演是為了票房或獎項而拍電影,其實導演是在尋找一些東西,怎么能更好,怎么與眾不同。
被問到比較欣賞哪些中國演員時,他無奈地笑了笑說,不會特別提到誰,怕以后面臨尷尬。他稱對中國女演員的整體印象比較深刻,覺得她們很漂亮。至于會不會請中國演員演他的片子,他稱不會事先計劃,“電影應該是先有一個故事,再有角色,再找演員。如果劇本里面有一個亞洲人,就會安排試鏡找最好的演員”。
與中方合作
《玩命速遞4》取景上海
去年,呂克-貝松創(chuàng)立的歐羅巴電影公司與上海基美影業(yè)簽訂了長期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三年內(nèi)雙方將合作15部電影,包括《阿黛拉的非凡冒險2》《玩命速遞4》等,《玩命速遞4》已確定在上海取景。
呂克-貝松稱,中法兩國文化有相似點,他很早就對中國電影市場產(chǎn)生了興趣,跟基美影業(yè)之間的溝通很愉快,于是向基美開放了自己公司的國際發(fā)行、銷售平臺。以后,歐羅巴的電影里會更多地融入中國元素。
他稱一直喜歡多元的文化,就像他本人喜歡吃著壽司聽牙買加的雷鬼音樂。但是,他不會為了追求合拍而拍合拍片,“而是應該拍想表達的故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很好的例子,李安不是為了拍合拍片才去找這個故事”。他認為,福克斯找李安拍《少年派》是非常明智的行為,“因為典型的美國導演不會愿意拍這個故事,如果是一個美國導演來拍,可能會在《少年派》中加入外星人或西部牛仔的元素”。
新片年內(nèi)上映
向馬丁-斯科塞斯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