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能有一部影片讓觀眾說出“看不懂”三個字了,這絕非是對影片質量的否定,而恰恰指出了影片扎堆上檔的局面下,《形影不離》本身的獨特之處。其實“看不懂”鮮明的反映出內地觀眾看電影的兩個通病,對于此,伍仕賢總結的非常到位,一是“習慣問題”,因為觀眾長時間所面對的是爛片林立的電影生態,所以,一眾腦殘影片所形成的觀影習慣不太容易去理解一部嚴肅中帶著調皮的影片;二是該片需要“讓觀眾去猜”,因為有太多的觀眾喪失了對一部電影自我體察式的思考。
“看不懂”的《形影不離》,其實更像是一則預言,伍仕賢預言都市白領在缺乏溝通的狀態下,會漸漸變成影片里的吳彥祖和龔蓓苾,他們爭吵、惶惑、疑神疑鬼,甚至會像影片開始時吳彥祖那樣選擇自我了斷。但有意思的是,面對生活和工作雙重壓力的都市白領們卻看不懂極有可能會蛻變成的未來的自己。如果懂得將影片推及自我,那么“看不懂”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對于觀眾而言,或許我們并不適應影片將原本一個屌絲悲催的生活以及隨之而來的黑色幽默演變為深沉的情感故事。其實影片已經做得足夠智慧和易于接受,不時襲來的喜劇笑料足以讓觀眾開懷。不過,優秀的影片在給人最舒適的外在形式之外,還必定會引導觀眾的思考。正如本片對于情感的探討,影片中的吳彥祖和龔蓓苾遇到了當今很多都市白領們都會面對的問題——情感溝通。其實推敲起來,溝通不只是限制在情感上,它可以廣延至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影片會拎出一個公司的故事,因為上下級之間以及同事之間必須要面對溝通問題。甚至連影片中屌絲“活雷鋒”第一次行俠仗義所面對的蠻橫車主也是肇因于不懂得溝通。
所以,當葛大爺極富磁性的嗓音一開腔,便一語道破了癥結所在。“天天泡在自己的屎里面那才叫痛苦”,這是久違的葛大爺的范兒,雖戲謔,但是冷靜地指出囿于自己的世界里,才會導引出痛苦。“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才能解決”,而解決的途徑便是積極去面對,便是選擇溝通,所以緊接而來的下一場戲里,吳彥祖才開始覺醒,試著與妻子去溝通。這并不非是空談哲學,而是教人如何面對真實的生活。
影片懸疑似的敘事方式部分影響了觀眾的判斷,同時,人物所背負的前塵故事也給觀眾帶來了疑惑。其實,無論是吳彥祖不去處理那條死去多時的金魚,還是龔蓓苾無法走出胎死腹中的痛苦,都在為解釋懸疑似故事情節的同時,為觀眾提供一份生活的思考。試想,終日無法走出過往痛苦的人,如何能夠專一的面對生活。走不出痛苦的吳彥祖,將自己的閉塞發展成了對現實的自我想象性解決,超級英雄的搞笑出場、巨額彩票的誕生等等情節,都成為生活失序狀態下的白日夢,成為掙扎過程中的困獸斗,但是越是“天天泡在自己的屎里面”,自己離生活、離妻子才會越遠。
《形影不離》將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的雙重壓力坦誠的展示給觀眾,對于此忙碌的都市白領們恐怕都會深有體會。不過,并非所有人都能知曉如何走出壓力以及自我閉塞所造成的混亂世界。影片末尾,吳彥祖去機場接妻子,一個緊實的擁抱,一此完全透明的溝通,簡簡明了。當溝通形成力量之后,被緊鎖的腦子便會砰然打開,此時,作為全知觀眾的我們,才猛然發現凱文·史派西和小胖面對鏡頭笑的是那般透明,他們并不神秘,因為他們與我們一樣,只是觀看一場情感變幻的觀眾,不同的是,他們看懂了,而我們卻一時惶惑。
作為一部情感濃烈的影片,都市白領一族甚至所有面臨溝通問題的人群都沒有理由去錯過,因為影片中主人公所遭遇的問題極有可能就是你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會與你我他形影不離。所以,“看不懂”并不是因為影片本身,而是因為觀眾自己并沒有發現影片中自己的影子,沒有看懂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