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法治消息,中國法治客戶端之前報道了司機冒充趙薇老公黃有龍騙過公證處人臉識別系統賣掉其千萬豪宅的消息,22日,黃有龍被訴騰房一案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正式開庭,庭審中被告申請中止審理,法庭合議后裁定中止該案審理。庭審之后,朝陽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過對比,司機和黃有龍照片分值超過0.6。
根據法庭審理,基本案情是這樣的,本案訴爭房屋原登記在黃有龍名下。武某某通過“黃有龍的委托人靳某”購買了該房屋,現該房屋產權人為武某某。因黃有龍未騰退并交付房屋,武某某起訴至法院要求黃有龍交付該房屋。
庭審中,黃有龍的代理律師稱,其從未委托任何人出售訴爭房屋,故不同意騰退。經查,在訴爭房屋買賣過程中,所謂“黃有龍的委托人靳某”系通過公證委托獲得授權,將房屋予以出賣。黃有龍對此稱,該公證委托系其他人冒充黃有龍辦理,就此,黃有龍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冒名者(也就是那位司機)已經接受警方訊問,并供述了案件事實。該刑事案件現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因該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將直接影響本案的審理結果,故法院當庭裁定中止了審理。
也就是說,這起案件要等待另一起刑事案件的處理結果,大家關注的“司機”也并未出現在庭審中,長相就更是不得而知。不過,記者會繼續為大家關注“司機”所涉的那樁刑事案件,相信終會真相大白。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通過調閱公證卷宗,發現北京市方正公證處在審核到場辦理公證手續人是否為黃有龍時,使用人臉驗證系統將到場人員與黃有龍身份證照片進行了比對,驗證分值超過0.6,遂審核通過,認定現場辦理公證的人即為黃有龍本人,并辦理了公證手續。
分值是什么意思呢?
分值是什么意思呢?記者當然要幫大家查一查,根據專家介紹,人臉識別系統是這樣工作的:針對身份證照,首先‘預處理神經網’會從身份證照上找出人臉區域,然后‘高清重建神經網’可將低分辨率的身份證照人臉高清化,接著‘年齡神經網’再通過算法消除年齡在這張人臉上的皺紋、斑點等痕跡,這樣一來,就得出了一個標準的人臉模型。
真實場景人臉的處理相對要復雜些,需經歷4個步驟。首先,同樣需要“預處理神經網”找出人臉區域;然后“光照神經網”會對人臉進行光照處理,消除光照對人臉明暗的影響;接著,“遮擋神經網”會去除掉人臉上的眼鏡、頭發等遮擋物;“角度神經網”會將人臉調整,這意味著即使采集到的是你的側臉,也不會影響系統的識別,最后同樣得到一張標準的人臉模型。將兩張標準的人臉模型進行比對,會有一個得分。系統根據不同場景設置了分值,超過這個分值就說明為同一個人,反之則被判定為非同一人。
顯然,0.6這個得分被公證處判定為同一個人。
法院建議公證處推行強制視頻記錄制度
針對這一案件,法官也是表示,公證機構在辦理公證委托時存在問題。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向北京市司法局提出以下建議:
1.就辦理公證時對申請人的審查流程出臺更為明確具體的相關規范,如包括申請人需提交的材料、公證員與申請人談話的必要內容、受委托方身份情況的審查規則等。
2.充分評估現階段使用計算機軟件系統等技術性手段審查委托人與到場人身份同一性是否具備可行性,明確是否允許以計算機技術開展該項工作。
3.若具備以計算機技術手段進行人臉驗證的客觀條件,對于軟件系統的審核、采用、運行等環節的流程、管理職責、責任承擔等應予明確。
4.若以計算機等技術性手段進行人臉驗證,因查明事項涉及申請人身份,故不宜采用優勢蓋然證據認定原則,亦不宜將該驗證結果作為唯一依據,而應充分結合公證具體情況、并劃定技術審查的合理相似值作為最低標準。
5.進一步加強對公證員、公證流程的培訓與管理,對于重要公證事項,建議推行強制視頻記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