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賀歲檔《一步之遙》的票房啞火,曾讓人們為這個春節檔捏了一把汗。不過低開高走的春節檔,總算給了大家一絲驚喜。大年初一當日3.6億元的票房,成就了史上最貴黃金日。而單周全國總票房過15億元的輝煌戰績,也讓健忘的電影人顧不上總結經驗。不過在筆者看來,中國電影市場表面上看起來生機勃勃,硬件在進步,電影質量卻在后退。風光無限的春節檔,背后的遺憾也不少。
雖然今年春節檔電影整體而言質量比去年春節檔有進步,但硬要說今年春節檔口碑票房雙豐收著實有些勉強。一大遺憾就是影片評分普遍偏低,在影迷扎堆的豆瓣和時光網,7部新片均未過8分:《狼圖騰》口碑最高,分別為7.2分和7.6分;《澳門風云2》和《天將雄師》均勉強過6分;另四部電影則未及格,其中《爸爸的假期》分別以4.0分和4.6分的低分拿下了兩個網站的最低分。難怪有影迷吐槽春節檔不光是人多這點像春運,連看片感受都和春運期間的高速路況差不多——堵得難受。《天將雄師》是很成龍的電影,打完了開始說大道理;《澳門風云2》很搞笑但沒什么驚喜;《爸爸去哪兒2》,孩子們特別喜歡,但我覺得根本不是電影;《鐘馗伏魔》,陳坤很驚艷,但故事很雷。
在這7部大片中,《狼圖騰》無疑是最沒有“春節檔”品相的一部,可又是最令人驚喜的作品。從筆者在影院觀察到的情形看:有人看哭了,有人說費腦,但大家的共識都是這是一部良心之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的話,那就是法國導演節奏溫婉,對于習慣了情感大爆發的中國觀眾來說缺乏高潮。但這些積極的口碑卻沒能轉化成強勢的票房貢獻能力,原因就在于受制于有限的排片,“草原狼”一直被《天將雄師》和《澳門風云2》全面壓制著。好片子換不來好票房,既是無奈,也是遺憾。
更令人遺憾的則是某些導演坑錢的心態,拿《沖上云霄》來說,整個電影就是一部超長MV。吳鎮宇、張智霖一出來,女觀眾都在那里“哇哇哇”。整個故事架構,與其說是電視版的延續,倒不如說是幾對穿插進行的愛情短片的拼湊。舊情人重逢、富二代為家族事業選擇分手、癌癥……葉偉信大概是把所有電影電視劇能用的老梗都翻了出來,七七八八拼成了一部片。至于三大男主角,不需要奉獻什么影帝級別的演技,平均每人耍酷充愣半小時,片酬就輕松入袋了。這部炒TVB冷飯的片子,居然還能拿走1億多票房,比起驚喜,更多的是遺憾。
總票房再火爆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大贏家,從去年的“爸爸”陣營分裂出的兩部“爸爸”影片就不幸遭遇滑鐵盧。遙想去年的春節檔,《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一枝獨秀,讓綜藝電影成了影市的“狼來了”,豪取7億票房,成了業內人士百思不得其解的哥德巴赫猜想。今年,“爸爸”陣營分裂成兩撥后各自帶著野心卷土重來,卻紛紛摔倒在了春節檔,《爸爸去哪兒2》勉強過2億,《爸爸的假期》只有前者的一半,兩個新“爸爸”的票房雖然遺憾,可若能讓老爸們不再拿電視節目蒙電影觀眾的錢,也算功德一件。
如果說上面講的都是影片本身的遺憾,下面說的則是整個華語影壇的遺憾。這個春節檔最重頭的《狼圖騰》,打出的口號是“首部中國出品、外國導演”的作品。雖然在全球化的當下,抱著狹隘的民族觀有些不合時宜。但《狼圖騰》找到阿諾執導,這本身就足以讓中國導演們反思。據制片人王為民透露,影片也不是沒接觸過中國導演,但導演看了下劇本就默默放下了,因為在浮躁的影市,誰也不愿意花兩年時間養狼。但一個外國人,能把中國故事拍得商業和藝術性兼具,這本身就是一個諷刺。我們真正有文化價值的主題要靠外國導演來完成,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華語影壇發展到今天,已不僅僅是單純追求熱鬧的商業利益,中國電影人似乎應該拿出更多的誠意來做出更好的電影,不求拿下奧斯卡,但求不被觀眾罵。張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