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電影市場的火爆,遠遠超過大伙兒的想象。初一至初三,全國累計票房高達9.4億。其中,大年初一公映的《天將雄師》《澳門風云2》《鐘馗伏魔》《狼圖騰》《爸爸去哪兒2》《沖上云霄》《爸爸的假期》和《新年來了之大鬧除夕》8部新片,前5部全部過億,最高的《天將雄師》接近3億,最低的《爸爸去哪兒2》1.03億。如此多的新片扎堆上映,全部一榮俱榮,這種情況前所未見。
成龍《天將雄師》領跑票房
春節看電影,和傳統搭不上邊,卻越來越受年輕人推崇,電影院人頭攢動,一票難求。大多數觀眾選擇影片看的是主演和題材,成龍大哥的票房號召力自是毋庸置疑的,稱得上是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通吃。此次,成龍與李仁港合作《天將雄師》,當起了維護古絲綢之路和平的“國際警察”,再加上約翰·庫薩克、阿德里安·布洛迪等好萊塢明星的鼎力相助,自然很容易成為觀眾的觀影首選。初一當天以近25%排片量,1.07億入賬領跑。據悉,成龍過去的最好國內成績是《十二生肖》的首日4420萬,最終8.75億,《警察故事》首日6500萬,最終5.37億。《天將雄師》有可能刷新以上兩片紀錄。
發哥(周潤發)也是相當紅的“老鮮肉”,名字彩頭也好,“發發發”。中國人喜歡喜慶,大過年圖個樂呵,《澳門風云2》剛好是個喜劇片,而且還是個可以看著主人公“數錢數到手抽筋”、成為人生贏家的賭片,如此應景之作,打敗知名度不如孫悟空高的魔幻“鐘馗”,可以說贏就贏在了題材上。
“爸爸們”票房差強人意
《爸爸去哪兒2》表現讓人有些意外,3920萬元的票房與去年在春節檔拿下7億多元票房的第一部相比,有些差距。這部遠渡重洋到斐濟拍攝的綜藝大電影,原本胃口很大,希望拿下10億元票房,但以目前的戰績來看,奇跡已難復制。同時,另起爐灶拍攝劇情電影的“第一季爸爸們”的《爸爸的假期》,也遭遇了出師不利,這也告訴影視圈的各位大佬小佬,別老想拿孩子賺大錢。
《狼圖騰》有人看哭有人退場
《狼圖騰》無疑是最沒有春節檔品相的一部,更適合原著讀者和文藝青年。從觀眾反饋來看,有人看哭,有人說費腦,當然也有人說看到一半就想離場。不過,影片是真狼拍攝,難度頗大。整體看,口碑不錯,最受詬病之處在于法國導演節奏溫婉,對于習慣了情感大爆發的中國觀眾來說缺乏高潮。還有不少觀眾都表示,狼戲比人戲好看。只是將它放在春節檔顯得缺乏競爭力。春節檔不同于其他任何檔期,因為全天都是黃金時段,特別是中午至深夜期間的10多個小時,因此在春節檔能夠搶跑并穩住領先優勢的競爭力就只剩下排片率了。可《狼圖騰》在幾個電影網站的評分都在8分以上,均高于目前領跑的票房冠軍《天將雄師》。但這些積極的口碑卻沒能轉化成強勢的票房貢獻能力,原因就在于受制于有限的排片,被《天將雄師》和《澳門風云2》全面壓制,盡管隨著口碑的發酵,《狼圖騰》逐漸在排片上有爬坡趨勢,但仍然緩慢。
觀眾:爛片太多3D泛濫
有意思的是,雖然票房井噴,但今年春節檔影片口碑創下歷史最低值。僅有《狼圖騰》一部電影在Mtime以及豆瓣電影中評分達到7分以上。不超過6分的電影達到4部,《爸爸的假期》分別以4.9分和4.0分的低分拿下了兩個網站最低打分。
不少觀眾坦言,相較于去年,今年春節檔整體質量下滑不少。最讓不少觀眾反感的,還是今年3D電影的泛濫。在7部電影中有《狼圖騰》《天將雄師》《鐘馗伏魔》和《澳門風云2》4部3D電影。很多觀眾認為,4部電影基本都沒有3D的必要,完全是加重觀眾負擔。
業內:國產片原創能力不足
無論國產的影片是喜是憂,紅紅火火的開年影市總是帶來了新的希望。據了解,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與北美市場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據統計,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僅為100億元,增長到200億元用了3年;僅僅用了一年,又增加到了目前的近300億元。2014年,在進口大片的強大壓力之下,國產電影最終還是拿到了161.55億票房,占總票房的54.51%。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與如此繁榮的電影市場相比,中國電影原創能力不足和自主創新乏力的問題仍較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