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在館內錄制節目時,節目嘉賓釋小龍的一名18歲助理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從3米板跳下發生意外,因溺水經醫院搶救無效后身亡。事發場館是國家體育總局跳水館《中國星跳躍》明星集訓地,節目組表示與明星簽訂的合約中,明確了整個練習過程都有國家級跳水教練指導,救生員全程監督,確定傷亡保險金額,明文禁止明星的隨行人員私自進入跳水池。浙江衛視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正在努力善后,一定會盡到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明星選手仍在訓練,本周節目是否如常播出待定。另外,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節目組則再次重申節目全程安全,本周正常播出。記者也采訪了相關教練與參與明星。
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兩檔同期開播的明星跳水節目均已播出兩期,不斷曝出參賽明星因跳水受傷:韓庚跳3米板時,上顎受傷出血、跳5米板時被水拍暈;包小柏跳水導致耳膜穿孔;陳光標跳水后肛門倒灌;陳楚生、黃征(微博)、楊凱淳等人被水拍到身體大片淤青紅腫……盡管兩檔節目均聘請了國家跳水隊和熊倪、高敏、田亮(微博)等世界冠軍為明星培訓,為安全把關,但小傷不斷的局面難免讓電視機前的觀眾跟著擔心。自節目開播以來,對跳水節目安全性的質疑從未停止,而另一方面,在跳水節目中觀眾看到了綜藝節目中難得的不摻假的真情實感,看著明星們一個個克服恐懼、困難,持續挑戰一個個跳水難度級別并獲得成功,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頗為勵志。然而上周,釋小龍助理溺水身亡事件意外發生,再度把跳水節目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質疑聲音
明星跳樓,收視更佳
釋小龍助理溺亡后,香港演員黃秋生在微博上抱怨道:“跳水節目終于出事,玩命節目,他們不想清楚嗎?”質疑跳水節目安全措施不到位,此言獲得不少網友的贊同。隨后黃秋生再發微博:“建議叫明星去跳樓,看誰命大,收視更佳。”也引得眾多網友附和。“說得好,一些節目為收視率無下限。”還有網友跟著調侃道:“來個向后翻騰三周半,落地不能濺血。”
雖然網友的調侃過于刻薄,但在《中國星跳躍》節目里,確實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狗血事件發生。比如第一期,牛群不遵從教練意見,執意從十米臺上一躍而下,牛群之后,又有同樣高齡的陳光標站上高臺。對于跳水運動是否存在危險性的問題,專業教練表示,經過基礎培訓之后,一般來講沒有太大問題,但這不意味著經由電視節目普及,未經過專業訓練,沒有現場指導的普通人也能效仿。但首先,跳水是科學、嚴謹的競技體育項目,而電視節目期待意外營造戲劇性,體育運動中的反常規往往醞釀危險,如此一來,明星們是在“玩票”還是“玩命”?
此外,不可否認的是,跳水真人秀節目宣揚勵志,但真正吸引觀眾的其實是場外花邊內容,比如說跳水可以檢驗明星是否整容,尤其是隆胸的女明星會在入水瞬間拍碎了硅膠;節目大量的時間用于展示選手在幕后如何挑選泳裝、如何保持身材;陳光標在比賽中反復助跑起跳被點評為“調戲”評委;跳水節目還造就了“素顏女神”、“夾緊”等網絡熱點,男明星的身材、“人魚線”也被高度關注。有人說,從早年間的明星模仿秀、歌舞選秀到如今的明星跳水秀,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思想含量越來越低,一步步印證了“娛樂至死”的全過程。
支持意見
跳水節目,有利普及
著名跳水教練于芬表示:“從推廣和普及跳水運動的角度出發,我支持電視臺推出跳水娛樂節目。但既然要辦這個跳水節目,就要充分考慮到科學性、安全性和教育性,既不能過分渲染普通人在跳水時可能受到的傷害,也不能缺乏參與風險性體育運動需要具備的安全意識。否則,便不利于更多的人去認識和嘗試跳水。”于芬介紹,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膽量不同,挑戰3米板和10米臺所需時間也不同。對于毫無跳水經驗的普通人而言,學習跳水要循序漸進。在清華大學,有很多學生也對跳水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此清華大學還專門設有跳水選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