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李安消耗了6年光陰,心碎無數,卻一直懷著夢想。
而在李安得到第一筆獎金時,他高興得立刻把獎金給了太太,讓她去改善生活,買些自己喜歡的衣服和鞋子。沒想到太太卻把這筆錢借給了李安的弟弟。當時李安的弟弟李崗做生意賠了錢,正需要大筆資金渡難關,嫂子的決定仿佛雪中送炭,讓李崗多年后仍然心懷感激。
她——獨立
“她半夜自己開著快沒汽油的車去醫院生孩子,不讓醫生通知丈夫和親友。”
李安說自己和太太是典型的互補性格。“我委婉柔和又心不在焉,不太懂得照顧自己和別人,太太性情剛直專注,獨立聰明,和她所學的微生物科學理性中帶細膩的性質很像。”
兩人結婚后,李安在紐約剪輯畢業制作,林惠嘉則在伊利諾伊繼續念書。1984年5月,李安還在等畢業作沖印出來,所以,大兒子阿貓誕生時,李安不在太太身邊,他還在紐約。
“我還不知情地在紐約公園里玩棒球,丟飛盤,直到晚上回家,才知道太太已經生產。第二天趕忙搭飛機去伊利諾伊看妻兒,當我傻傻地沖進醫院時,大家一見我來都高興地鼓掌。原來頭天半夜惠嘉做完實驗后開車回家,感到羊水快破了,就自己開著快沒汽油的車子來到醫院。醫生問她要不要通知丈夫,她說:‘不必’;問要不要通知友人,她也說:‘不必’。院方還以為她是棄婦。她的個性是很獨立,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麻煩人。本來我們說好,腹中胎兒的頭部開始移位往下轉時,大約是預產期的前一周,我回伊利諾伊來照顧她。結果她也沒告訴我。后來,老二石頭出生時早產,我就特別盯在一旁,她還是頻頻趕我走,‘杵在這兒干嗎,你又不能幫忙,你又不能生!’孩子出生時,我去拉她的手,她還把我推開,讓我一點參與感都沒有。”
對于撫養兩個孩子長大,林惠嘉表示,自己不認為這是在幫李家帶孩子,“我是幫自己帶孩子。我是獨立的生命,有屬于自己的靈魂事業。”
而這種獨立,也體現在林惠嘉對自我的追求,她評價自己說:“我比較懶,但有羞恥心”。她懶得去花錢,懶得去計較生活中的瑣事,懶得去顧及虛浮的名譽,但是她唯一不懶的則是她的事業。多年來,她一直埋頭于實驗室,從事生物學實驗的研究。
在一次與大學生的交流中,林惠嘉說:“人生下來就是學習的,每天學到新的東西生活就有意義。希望同學們要有理想并執著追求,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并給自己明確定位,確立前行的目標,結合當代社會的發展努力付出,不要輕言放棄。”
她——“不廢話”
“她在公開致辭中說:‘我只是不管他,讓他自生自滅(leave him alone)。’”
李安說太太對他最大的支持,就是她的“不廢話”。李安笑說自己在家呆了五六年才想通自己“懷才不遇”這個問題,而太太一年就想通、明白現狀了。但是她什么也沒說,很快就調整好了狀態,自己掙錢養家,“她沒有要求我一定要出去上班,當然她賺的錢還不夠用,因為研究員只是微薄的基本薪水,有時雙方家里也會變相接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