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和袁詠儀演對手戲很對胃口
袁詠儀和吳鎮宇在片中飾演一對夫妻,兩人都不是那種死背臺詞的演員,所以合作起來很有火花。
邱禮濤執導的新作《家和萬事驚》將于1月18日上映,由于邱禮濤過往以驚悚片和動作片著名,加上新片片名中有個“驚”字,不少人以為《家和萬事驚》也是部驚悚片。昨日,該片監制兼編劇張達明以及主演吳鎮宇、袁詠儀等到廣州接受采訪。看完預告片大家才發現,這是部荒誕喜劇,而且電影改編自張達明20多年前撰寫的舞臺劇,舞臺劇版本還是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系舞臺劇相關科目課程要求的學生必讀劇本之一。
張達明感嘆,舞臺劇版里自己演的是吳鎮宇的角色,而“電影版吳鎮宇叫我演他爸!不過也是有趣的體驗”。鮮少合作的吳鎮宇和袁詠儀,這次在片中扮演夫妻。吳鎮宇笑說,他和袁詠儀都不是那種死背劇本的演員,“會事先把劇本吃透,然后帶著角色本身進入片場。”袁詠儀還補充道:“就像Sam哥(吳鎮宇在《沖上云霄》的角色),到片場就是Sam哥,但別人不知道Sam哥今天是想喝奶茶,還是喝咖啡一樣的道理。角色先立住,細節自然發揮。”
用喜劇方式講民生問題
《家和萬事驚》中,吳鎮宇扮演的盧偉文和袁詠儀扮演的淑賢是對夫妻。呂偉文是老實敦厚的中介,淑賢是潑辣的師奶,他們有一個失業在家的憤青兒子和一個沉迷網戀的女兒,還要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一家五口人住在一個還沒還完貸款的狹小房子里,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唯一能舒緩焦慮的渠道就是房子一扇能看到外面海景的窗。然而有一天,這個“無敵海景窗”被屋外一塊廣告牌擋住。盧家人陷入焦慮,但古天樂飾演的廣告牌主人王小財對他們的抗議完全不理,于是盧家人開始反擊。
導演邱禮濤和編劇張達明都表示,舞臺劇劇本雖然是20多年前寫的,“但有兩樣事情目前看來沒有改變,一是家庭矛盾,二是居住環境困難。所以這個劇本拿出來,是有現實意義的。但我們不想做得太嚴肅,所以以喜劇的風格拍出來,希望大家能用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問題。”
吳鎮宇說,他看了劇本后也覺得很有必要拍出來,“這是喜劇,又講房子之類的問題,很接地氣。劇本好笑又有意義,當然應該拍。”于是他和導演以及張達明一起梳理了整個劇本。袁詠儀也認為,最后成型的劇本非常成熟,“演員根本不用再多做劇本調整,可以很快進入角色。”
不過,袁詠儀也坦言,戲中這種“捉襟見肘”的生活狀態,她和吳鎮宇已經很多年沒有體驗過了,“托福,我們過的生活要比普通市民好很多,所以真的要用到小時候甚至父母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態,來感受角色心態。但我們平時也很留意新聞,知道很多香港市民居住環境真的不好。作為演員幫不上什么忙,只能透過電影讓更多人關注這些問題,希望能為他們發聲。”
袁詠儀教“女兒”演戲
片中扮演淑賢女兒的90后演員蔡頌思說,從袁詠儀那里學到很多,并舉例她第一次演對手戲時,袁詠儀叫她到片場別想著背劇本,要在對手戲中演出火花。問袁詠儀是否不背劇本、更喜歡現場自由發揮時,她笑說:“不是,劇本當然是要背的。我的意思是,演戲不能只背劇本只記臺詞,而是要塑造角色。我見過有的演員是只背臺詞的,甚至還有的只背自己臺詞,對手的臺詞都不看。這樣演對手戲,哪能接得到對手的詞?”
吳鎮宇也說自己“最討厭背臺詞”,“我讀完劇本,就進入角色,帶著角色進片場。而且像邱禮濤導演很喜歡現場改詞的,我背來做什么?只要進入角色狀態,就是對的。”
吳鎮宇和袁詠儀都是同類方式演戲,所以即使從2004年《我愛天上人間》合作演過夫妻之后,10幾年后再演對手戲,合作起來依然有火花。不過,談起與古天樂的合作時,吳鎮宇就說自己在片場都沒怎么和他說話,“他第一部戲就和我演,他在片場一直都很嚴肅冷靜。老實講我不知道這種狀態怎么演喜劇,他演得了,我沒辦法。”(馬澤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