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夾縫中求生存 國產小成本影片《鎖》今日上映
電影《鎖》海報。
西部網訊 11月16日,陜西本土小成本電影《鎖》正式登陸院線和觀眾見面。在此前舉行的全國首映禮上,現場座無虛席甚至連影廳的走廊都坐滿了前來一睹這部影片風采的觀眾。但從該片上映當天的排片來看,情況并不樂觀。記者從專業購票平臺淘票票和貓眼上看到,在《神奇動物》《毒液》等進口大片的夾擊下,《鎖》的票房占比只有0.3%,但上座率卻超過了《神奇動物》和《毒液》,這也讓不少觀眾呼吁院線增加《鎖》的排片,讓更多觀眾可以走進影院支持國產小成本影片。
據貓眼APP顯示,《鎖》11月16日上映排片只有3%。
進口大片扎堆 國產小成本影片《鎖》夾縫中求生存
一部漫威,兩部迪士尼,更不用說還有童年記憶的哈利波特和名偵探柯南。這個11月的檔期,是進口影片扎堆的檔期,國產小成本電影《鎖》選在11月16日上映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
電影市場就是血淋淋的資本市場,誰還記得兩年前方勵因為《百鳥朝鳳》排片過低向全國院線下跪的一幕?63歲的電影制片人方勵在一場微博直播中,老淚縱橫,雙膝一軟,撲通一跪
,令觀者五味雜陳、內心酸楚。事后方勵坦言,只要能增加電影的院線排片,“下跪磕頭也值了!”《百鳥朝鳳》當時也面臨著進口大片《美國隊長》強勢占據排片率第一的情況,方勵的一跪雖然讓《百鳥朝鳳》的排片率有所增加,但和進口大片相比還是微不足道。
作為電影《鎖》的出品人、編劇、總制片人,王海寧在11月14日舉行的該片全國首映禮上這樣說:“小成本影片不被市場看好,影院排片也不占優勢,我只能說我們努力了、盡力了,我們沒有太多的資金去做宣發,幾乎都是口口相傳。”言談至此,王海寧甚至還一度哽咽,他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方勵下跪的事情大家還記得,但下跪有用嗎?選擇這個檔期上映,我說真的是‘沒得選擇’。”
據貓眼APP顯示,《鎖》11月16日上映排片只有0.3%。
排片率和上座率成反比 觀眾呼吁增加《鎖》排片
作為一部由真實案例改編,聚焦小人物人生的電影,《鎖》經過了長達四年時間的籌備、拍攝、后期制作,這部陜西本土原創電影,將焦點對準了小人物群體,由一把鎖開始,牽扯出更多懸念迭起的故事情節。11月14日《鎖》在西安舉行了全國首映禮,當天現場座無虛席,甚至連影廳的走廊上都坐滿了前來捧場的觀眾,影片結束后現場爆發了長時間的掌聲。王海寧在映后觀眾見面會上說:“這部電影里看不到名利場,也看不到大尺度,更看不到明星大腕,但這是一部走心的好電影。”
但影片于11月16日上映當天卻遭到了或許是王海寧一早就已經預料到的情況——排片率太低。記者從專業購票APP淘票票和貓眼上看到,相比于《神奇動物》《毒液》《名偵探柯南》這些影片,《鎖》的排片只占到0.3%。但相反的情況是,《鎖》的上座率卻達到了13.8%(貓眼11月16日13:50實時票房數據),甚至超過同一天上映的《神奇動物》排名第一!這也讓一早就通過朋友圈等渠道了解到《鎖》這部影片想要一睹真容的觀眾發出感嘆:“排片太少了!很多場次還都是早場,想看《鎖》真不容易!希望電影院能增加《鎖》的排片!”
對于中國本土電影而言,對于陜西小成本電影而言,一場有效排片、一張電影票根,都是支持它們走下去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