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5日晚,第九屆羅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公布得獎名單。該電影節重視觀眾參與,各單元的大獎均由觀眾選出。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十二公民》摘得該電影節最高獎項“馬可·奧雷利奧”獎,《十二公民》也因此成為羅馬國際電影節史上第一部拿下最高獎的中國影片。
各單元得獎者由觀眾選出
羅馬國際電影節注重觀眾參與,今年在獎項評選制度上進行了改革,由專業評審選定入圍影片,而在影片最終獎項的評定上,則用觀眾選擇替代了傳統的評委會評選制度,觀眾選出的各單元大獎就是該單元“最佳影片獎”,即“馬可·奧雷利獎”。在“當代電影”環節得獎的是《十二公民》。
羅馬國際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對《十二公民》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國現實的群像作品,對經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羅馬國際電影節注重電影的社會性,《十二公民》的電影創作與中國現實社會的法律推進產生了呼應,對現今中國有現實意義。
北京人藝最年輕話劇導演徐昂執導
《十二公民》由北京人藝最年輕的話劇導演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老師等12位戲骨聯袂主演。它的劇情頗具看點,一樁發生在當下的“富二代”弒父案交由12名陪審員決定,他們的討論將決定被告的“生死”。12名陪審員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在11人投票認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名年輕的嫌疑犯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這十二名陪審員來自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出租車司機、房地產商、數學教授、河南小保安、北京土著、小商販、保險推銷員等互不相識的人首次坐在一起。隨著劇情的推進,每個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這部作品是徐昂的電影處女作,他此前執導的由陳道明、何冰主演的話劇《喜劇的憂傷》,曾創下人藝建院60年來最高票房紀錄。而在《十二公民》里,徐昂將西方的陪審團制度以巧妙的方法移植在中國當下社會土壤中,讓公平正義與偏見誤解在中國社會產生化學反應,創作了一篇當代寓言故事。
(童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