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藝術家》(影評)即將于近日登陸國內院線。據了解,該片原先有可能使用3D拍攝,該片導演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在之前的采訪中透露:原來《藝術家》一開始有人希望他拍成3D版,但他拒絕了。“我就希望大家在經歷了各種視覺沖擊之后,能夠安安靜靜地和家人、朋友、愛人一起在大銀幕上感受這部浪漫愛情電影的獨特魅力。”
一次電影的穿越之旅
電影《藝術家》由法國導演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執導、讓·杜雅爾丹和貝熱尼絲·貝喬主演,故事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萊塢,主要講述了一位走下坡路的默片男演員和一位正在崛起的有聲片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作為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藝術家》并不滿足講述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是結合了默片時代向有聲電影時代轉化過程中曾經發生的真實事件。為此,導演還匠心獨具地向影迷展示一些似曾相識的段落,如《一個明星的誕生》、《雨中曲》,導演甚至直接將用喬治作為主角的扮演者放進了影中影1920年的默片《佐羅的標記》中。
想了兩周,導演放棄使用3D
上映后好評如潮,在世界范圍內掀起懷舊浪潮,不少影評人和媒體都對這部反傳統類型的影片贊賞有加。今年上半年,《藝術家》曾在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展映,受到影迷的熱烈追捧。據發行方介紹,在北京數家影院參展放映的電影《藝術家》幾乎場場爆滿,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火爆場面。“有奧斯卡的品質保證,還有之前成功的試映,《藝術家》在高手云集的賀歲檔,并不懼怕任何對手。”
自《阿凡達》之后,好萊塢3D滿天飛,在3D、IMAX等等視覺效果把觀眾胃口越養越大的年代,導演一開始就拒絕了將《藝術家》拍成3D電影的想法。電影開拍前,就有片方說:“如果你拍成3D片,我們就買”,后來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還真的花了兩周的時間,認真想3D這件事,而且還覺得這會是一種特別的影像,“但幸好,后來我不用真的這么拍。電影打動人的,唯一秘訣就是講述一個完美的故事,很幸運,我們已經擁有這樣的故事,剩下的就是老老實實說好它。”(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