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宋選源 徐彬
在柞水縣下梁鎮勝利村的廣袤田野上,在一戶戶農家小院里,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他就是勝利村黨支部書記程永鵬,用腳步丈量土地,以實干詮釋擔當,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成為村民心中的“貼心人”與“領路人”。
抓黨建固根基,鍛造堅強戰斗堡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鄉村振興的列車要想疾馳向前,離不開一個堅強有力的黨支部班子。程永鵬一上任,便將加強黨支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每月定期組織黨員圍坐在一起,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在一次次學習交流中,黨員們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升,黨性修養愈發堅定。
為凝聚班子合力,程永鵬常常與班子成員促膝長談。從工作中的難題到生活里的困惑,他耐心傾聽每個人的想法,及時化解矛盾。在他的帶動下,村黨支部班子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迸發出強大的工作活力。
程永鵬深知新鮮血液對黨組織的重要性。他把目光投向村里的致富能手、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積極引導他們向黨組織靠攏。近年來,勝利村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名,發展黨員2名,為黨支部注入了蓬勃生機。
興產業謀發展,拓寬村民致富之路
曾經,勝利村村民主要依靠傳統的農產品售賣和種植維持生計,收入微薄。程永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走遍村里的角角落落,深入調研后,決定盤活閑置大棚,發展香菇種植產業。
為推動產業落地,程永鵬多方奔走,積極向縣級相關部門爭取資金與政策支持。他探索出“黨支部+集體主導+村民參與”的發展模式,邀請農技專家和種植、養殖大戶到村,手把手教村民大棚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
如今,勝利村的4個香菇大棚里,3萬多袋菌袋整齊排列。8戶村民投身香菇種植,人均年增收1.5萬多元。曾經荒廢的大棚,搖身一變成為村民的“致富搖籃”,小小的香菇,點燃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優環境惠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程永鵬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當作重要工作。他帶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清理垃圾、整治污水、改造廁所,還建立起長效保潔機制。如今的勝利村,道路整潔、環境優美,處處洋溢著生機。
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程永鵬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建成文化廣場、農家書屋,安裝健身器材。他組織成立文藝隊、放映隊,還帶領村民參加下梁鎮干部職工運動會。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村民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在民生保障上,程永鵬始終將村民的冷暖掛在心頭。他為8戶困難家庭辦理低保,幫12名殘疾人申請殘疾補貼,助3名貧困學生獲得助學金。點滴關懷,讓村民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強治理保穩定,構建和諧美麗鄉村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程永鵬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作用。在他的帶領下,村上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完善村規民約,開展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導村民遵紀守法、崇德向善。
為維護村里和諧穩定,程永鵬經常走村入戶,摸排矛盾糾紛。遇到問題,他第一時間調解處理;碰上疑難復雜情況,他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共同解決。在他的努力下,勝利村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他本人也在2022年榮獲全省優秀鄉村(社區)“法律明白人”稱號。
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那一刻起,程永鵬便將全部心血傾注在勝利村這片熱土上。他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真抓實干,讓村莊舊貌換新顏,村民生活節節高。未來,程永鵬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與全體村民攜手并肩,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