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縣區之窗  ?  柞水縣

立足生態資源優勢 發展特色冷水魚產業

2025-04-01

來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報

  本報通訊員 齊昌 王敏 王英

  柞水縣營盤鎮生態冷流水養殖基地

  商南縣“鮭谷”冷水魚產業項目

  商州冷水魚項目

  冷水魚,因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備受消費者青睞,正逐漸成為市場上的熱銷產品。商洛地處秦嶺南麓、丹江源頭,生態優勢明顯、冷泉資源豐富。近年來,商洛認真踐行“兩山”理念,充分利用生態優勢,借助冷泉資源大力推動冷水魚產業,實現裂變式發展。2024年,全市水產品產量11756噸,漁業經濟總產值5.67億元。其中,冷水魚產量達到5091噸,位居全省第一。

  疊加優勢挖潛力 找準定位謀出路

  商洛全域處于秦嶺腹地,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山水相依,生態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素有“南北生物物種庫”“天然氧吧”之美譽,為特色冷水魚養殖筑牢絕佳優勢。

  商洛水資源優渥,年均水資源總量47.23億立方米,水力蘊藏量約80萬千瓦(占全省6.27%),境內丹江、洛河等五大水系支流縱橫交錯,大小河流及其支流共7萬多條,水質潔凈,冷泉年均水溫穩定在8℃~18℃;生態環境優越,空氣清新宜人,森林覆蓋率高達70%,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濃度超5000個;區位優勢顯著,地處陜西省東南部,與鄂豫兩省交界,隨著西武、西渝高鐵的建設,“近接西安,溝通武漢、重慶,遠承京津冀、江浙滬、粵港澳”的交通區位優勢越發凸顯,為漁業產業蓬勃發展夯實基礎。

  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秉持生態建產業的思路,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積極作為,推動“好環境”向“好商品”轉化。依托優越的生態與水資源,深入剖析宜漁資源與市場需求,精準定位冷水魚產業為重點發展方向。全面摸清宜漁資源狀況,持續拓展產業規模,積極謀劃項目并加大招商引資。以政策為指引充分挖掘水資源的經濟價值,以規劃為引領構建高質量生態漁業格局,明確發展路徑與目標。力爭“十四五”末,全市冷水魚產量達到1萬噸,總產值達到6億元。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共進,繪就商洛漁業產業壯美畫卷。

  因勢利導育產業 創新模式夯基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緊扣鄉村振興戰略脈搏,聚焦全省冷水魚產業帶與出口加工示范區建設目標,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現代漁業綠色發展。冷水魚產業已崛起為商洛特色優勢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緊扣發展目標,做好謀篇布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漁業發展,把冷水魚作為市級九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先后出臺《冷水魚全產業鏈建設實施方案》《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實施意見》等,建立了“六個一”工作機制,壓實了市縣兩級責任,形成了協同推進格局。市漁業協會吸納省級以上水產專家12名,組建了專家智庫,年內開展技術培訓20場次,制定地方標準3個,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

  堅持科技引領,賦能產業發展。市上制定出臺《冷水魚質量控制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推廣魚菜共生、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健康養殖等6種生態養殖模式,引進養殖了三文魚、鱘魚、羅非魚等8個優良品種。全市現有養殖基地180多個,苗種繁育基地6個,冷水魚養殖、智慧漁業、設施漁業養殖等示范基地28個。應用智能增氧、水質檢測等20項先進技術,擁有市級水產良種場5家,出口創匯基地1處,加工企業3家。與中農大、西農大、省水產總站、省水產學會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試驗示范基地6個,攻克尾水治理、病害防控等關鍵技術5項。

  強化項目帶動,激活發展動能。全市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牽引,大力推進冷水魚養殖、設施漁業、池塘精養、大水面生態漁業和稻(藕)漁綜合種養。引進鏈主企業,打造了商州區國漁生態智慧產業園、鎮安鯉躍智慧三產融合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累計發展陸基圓桶3.6萬立方米、工廠化循環水2.9萬立方米、池塘流水20.5萬平方米。爭取中央和省項目資金1400多萬元,帶動社會投資1.9億元,實施尾水治理5600畝,建設冷水魚示范基地8個、稻(藕)漁綜合種養基地2個和大水面生態養殖示范基地1個。

  推進品牌建設,提高產品溢價。全市著力打造“秦嶺冷泉魚”區域公用品牌,制定相關使用管理辦法等文件,保障品牌的規范運營。推行上市合格證制度和產品質量安全公開承諾制,依托“五項制度、兩項登記”嚴格把控質量關,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始終穩定在99.9%以上。培育出“秦楚冷泉三文魚”“黑龍谷鱘魚”“泓盛冷水魚”等20多個優質水產品品牌。其中商南三文魚、山陽鱘魚、鎮安金鱒魚等5個品牌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同時,成功舉辦秦嶺冷泉魚美食烹飪大賽、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等節慶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創新利益聯結,促進富民增收。各縣區積極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土地、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產業要素整合,有效盤活了鄉村資源、激發內生動力。如商南、商州推行的“村集體+龍頭企業+農戶”“村黨支部+村集體+合作社 +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模式,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帶動480多戶農戶增收,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鎮安“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聯農帶農模式,年支付村集體經濟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租金、勞務報酬857萬元,輻射帶動1300多戶群眾從事漁業養殖,戶均增收1.2萬元。

  保持清醒找差距 突破瓶頸求發展

  近年來,全市冷水魚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整體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政策支持不夠,產業規模較小。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加快發展冷水魚產業的規劃和政策,但部分縣及相關部門未能充分認識到漁業產業對經濟提振的關鍵作用,缺乏前瞻性規劃與系統性布局,重視程度不足,未將其列為重點扶持對象。產業扶持、品牌培育、配套服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欠佳,難以滿足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全市80%經營主體為家庭農場與養殖戶,自身資金有限,對配套設施建設、養殖設備更新及先進技術引進等投入乏力。且大部分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組織化程度低,輻射帶動能力不足。

  產業鏈不完善,附加值提升不足。商洛雖已構建起冷水魚養殖、加工與銷售的完整產業鏈,但深加工環節薄弱,產品多以鮮活魚形式售出,全市僅3家加工企業,深加工產品占比不到10%,高附加值產品如魚子醬、魚油及即食食品的研發明顯滯后。部分加工設備和技術需依賴外部引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力受限。同時,冷水魚產業各環節如養殖、育種、孵化、食品開發、飼料生產等的協同效應尚未充分展現。漁旅融合項目如垂釣園、主題餐廳、觀光養殖等尚處于萌芽期,部分景區配套服務有待完善,未能充分挖掘“漁業+文旅”的增收潛力。

  科技含量不高,服務支撐能力弱。智慧養殖系統(如魚菜共生4.0、數字漁業平臺)在陜西泉源魚家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國漁)和鎮安鯉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部分示范基地得到推廣,但中小型養殖戶仍主要依賴傳統模式,智能化設施普及率較低。當前,種苗培育技術相對落后,90%以上的苗種需從外部采購,增加了養殖成本和疫病風險。盡管各縣區已設立水產工作站,但每縣人員不足3人且老齡化問題嚴重,專業技術人員匱乏。在苗種繁育、病害防治、技術推廣、數字化管理等領域,仍需與高校合作或借助外部專家支持,技術推廣機構的建設也相對滯后。

  品牌意識不強,市場競爭力薄弱。近年來,商洛在打造“秦嶺冷泉魚”區域公用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品牌知曉率不高,品牌戰略意識不強。公共品牌營銷與廣告宣傳的資金投入相對匱乏,導致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受限,地域特色與品牌效應未能充分彰顯,水產品銷售手段依舊滯后。由于缺乏系統的品牌戰略與長期的品牌建設規劃,品牌影響力難以有效拓展。同時,企業運營中存在重養殖、輕營銷的傾向,多數經營戶自主品牌意識淡薄,產品多以鮮活形式出售,致使企業運營水平較低。

  靶向發力補短板 精準施策助跨越

  商洛依托冷水資源,通過建設養殖基地、培育加工集群、打造特色品牌三大路徑,推動冷水魚產業規模化發展,打造富民強縣的“黃金產業”,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圍繞產業定位,培植發展后勁。商洛應立足冷泉資源,深入摸清漁業資源現狀、分布及發展情況,在保障生態環境前提下,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明確目標、路徑、框架及任務,制定高效行動計劃,為產業穩健發展筑牢根基。依托各縣區的資源與產業基礎,因地制宜規劃特色冷水魚養殖項目,構建錯位發展、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完善機制強化落實。建立政府統一協調聯動機制,組建市、縣區冷水魚發展領導小組,制定詳細方案,明確要求,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協調推進的工作體系。并強化督查考核,壓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精準落地、取得實效。

  制定優惠政策,助力產業發展。市上應出臺冷水魚養殖產業在土地使用、新產品開發、資金籌措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助力企業、合作社和能人大戶實施苗種繁育、孵化、養殖及加工等項目,新建工廠化、路基圓桶、冷流水池塘等養殖設施可獲補貼。設立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整合農業、水利、交通和文旅等部門資源、政策、項目與資金,積極爭取中央和省財政補貼、扶貧資金及配套資金,同時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營造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加快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拓寬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為特色冷水魚產業提供信貸支持,并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增強水產業抗風險能力。

  強化科技驅動,共筑發展基石。商洛在現有基礎上,應進一步推廣智慧養殖系統的應用,實現水質、溶氧量等核心參數的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確保魚類生長環境維持在最佳狀態。鼓勵更多養殖戶與企業采用智能化設施,以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并推廣環保、節能的養殖模式,降低廢棄物處理成本。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緊密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專業人才,加快研發進程。建立種苗培育示范基地,推廣先進的種苗培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養殖戶的種苗培育能力。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生產,降低種苗、飼料、能源等生產成本。從科研院所引進水產專家團隊,成立產業鏈專家工作室,分期分批為企業提供精準幫扶與指導。加強全市水產站技術人員配備,定期對基層一線從業人員開展新科技、新經驗及新知識培訓,打造高素質水產養殖人才隊伍。

  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效益。商洛應積極培育和引進一批上規模、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群虹吸效應,構建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優勢漁業產業集群。支持企業開發預制菜、方便休閑食品等各類加工產品,生產魚子醬等高端食品,提升附加值。發展水產品冰鮮儲藏和冷鏈加工,鼓勵企業打造西北地區水產品銷售及中轉樞紐基地,構建西北地區鮮活水產品流通體系,拓展銷售市場。因地制宜開發觀賞、垂釣、賽事、餐飲等不同類型的休閑漁業項目,結合商洛文化旅游產業,依托自然生態、美麗鄉村等景區,推出主題旅游產品,將“賞魚、吃魚、體驗魚文化”與游商洛山水有機結合,讓原生態成為全市冷水魚產業的特色內涵,促進融合發展。

  加大宣傳推介,拓展銷售渠道。全市應統一品牌形象設計和宣傳推廣,提升品牌的辨識度和知名度。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自主品牌。積極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通過舉辦冷水魚文化節、賽事等活動,參與各類農產品展銷會、漁業博覽會等多種渠道,展示冷水魚產品的特色和優勢,擴大冷水魚產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通過農產品電商平臺售賣、直播帶貨、與餐飲企業合作等,拓寬商洛冷水魚加工產品的銷售市場,提高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和銷售量。

  • 相關閱讀
  • 紅巖寺鎮跑出災后重建“加速度”

      本報記者 馬澤平  3月21日,春日的暖陽灑在柞水縣紅巖寺鎮的田野上,處處生機勃勃。在盤龍寺村小流域治理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轟鳴作響,工人們正忙著砌筑護岸、修復農田。  2024年7月19日,紅巖寺鎮遭遇特大暴雨襲擊,...

    時間:04-0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情人综合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新版天堂中文在线8官网|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毛片让我看一下毛片| 午夜影院一级片| 蜜柚视频网在线观看免费版| 国产私人尤物无码不卡| 91精品国产免费| 夫前被强行侵犯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紧急入口地址大全|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yellow字幕网在线zmzz91|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污污的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看三级毛片|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黄网站免费在线|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李宗60集奇奥网全集|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免费日本黄色网址|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高h黄全肉一女n男古风| 国产校园另类小说区|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 丝袜美腿美女被狂躁动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