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趙 燕)2024年,柞水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環境空氣質量取得優異成績,優良天數360天,優良率98.4%;綜合指數2.63,同比下降7.1%;PM2.5濃度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優良天數、綜合指數、PM2.5濃度均位于全市第一。
為了治理揚塵,柞水縣成立大氣污染治理專班,定期分析研判、預警,落實管控措施,對揚塵治理進行專題部署,明確整治工作重點。縣生態環境、交通、住建、交警等相關部門對全縣所有砂石生產及銷售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加強揚塵污染嚴重區域巡查檢查力度,督促渣土、砂石等運輸車輛嚴格落實超載、拋灑、覆蓋、沖洗等抑塵管控措施,完成S313峽口至東坪段、火車站上站道路硬化修復工程。
立足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縣上實施柞水縣生態環境執法能力提升項目和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項目,利用無人機、走航、環境在線監測監控系統等非現場手段開展巡查,發現并整改問題27個,同時對途經車輛所排放尾氣的多種污染物和尾氣煙度進行監測,構建了“天地一體化”智慧化與信息化相結合的監管體系。
柞水縣明確公務用車采購政策,落實計劃更新的公務用車優先選用國產新能源汽車政策,推進礦產企業新能源車輛更新替代,發展零排放貨運車,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進度,完成26輛淘汰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市考任務。
柞水縣嚴格散煤加工、儲運、銷售、使用環節監管,建立散煤監管聯動協查機制,定期開展散煤治理專項檢查,建立問題臺賬,實行動態管理。調整了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范圍,全年累計辦理違規燃放煙花爆竹類治安案件7起,檢查銷售網點247家、庫房11次,共銷毀非法鞭炮800多箱、煙花150箱。
依托陜西省商洛市秦嶺中段(北麓)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項目、森林質量提升等項目,柞水縣實施營造林13.1萬畝,林地由淺綠向深綠又邁進了一步。以“依法盡責植樹,共享綠水青山”為主題,全面推行“互聯網+義務植樹”,在全縣開展不同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激發全縣人民愛綠、植綠、護綠,建設生態新柞水熱情。
柞水縣牢固樹立“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