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趙珍 郭垚)自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柞水縣持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環境問題,在集中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方面,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全面推進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切實守牢群眾飲水安全底線。
柞水縣集中整治小組定期對9個鎮(街道)水源地進行督導巡查,按照《柞水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巡查管護制度》,要求工作人員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勘界立標,在保護區交通道路口處設置告示牌,并在一級水源保護區兩側設置飲用水水源保護隔離網,執法人員及時發現并修復標準化農田項目建設過程中被損毀的隔離防護網,制止并批評教育群眾私自打開隔離防護網耕種行為,有效化解多起可能造成飲用水水源地污染的環境隱患。截至目前,共在13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設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識牌85個、隔離防護網22.75千米,安裝視頻監控攝像頭34個。
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借助數字信息化平臺,全面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要求從業人員堅持每季度開展水源地水質監督性檢測,每兩年開展一次污染因子全項監測,定期在政府網站對水質信息進行公示,有效掌握水質的動態變化。建立并接入水源地24小時視頻監控,實現在辦公室即可查看實地情況,環境網格員每天實地開展巡查檢查,及時上報巡查信息,形成了“現場巡、網上管、科學測”的工作格局。目前,柞水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水質均達到二級水功能區水質標準??h集中整治小組對督導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并落實整改措施,建立問題清單,倒排整改時限,消除飲水安全隱患,全力保障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