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見習記者 張 矛)近年來,為充分發揮教育、醫療、科技幫扶人才引領示范作用,柞水縣建立“名醫引領、名師培育、專家幫帶”工作機制,大力開展導師幫帶行動,提升“組團式”幫扶工作人才幫帶質效。
柞水縣圍繞“名醫引領,攜手共建”,主動對接南京鼓樓醫院和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兩所對口幫扶醫院,共同建立名醫工作室。聘任27名幫扶醫院學科帶頭人、知名專家擔任名醫工作室導師,選派本縣專家醫生作為工作室成員,通過開展示教手術、教學查房、坐診巡診等方式,打造優質醫療人才隊伍,建強重點學科和重點科室,提升醫院管理和醫療服務水平。在名醫工作室帶動下,柞水縣人民醫院先后在“腹腔鏡+消化內鏡”聯合手術、神經內鏡微創腦出血手術、顱內占位性病變切除術、直腸癌擴大根治術等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同時,柞水縣著力搭建名師工作室平臺,由南京市高淳高級中學、高淳中等專業學校、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青年拔尖人才及名校長擔任工作室領銜人,選派柞水縣中學、職教中心相關教研組長和專業老師作為工作室成員,通過與幫扶學校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和教研互動平臺,積極開展“青藍攜手、薪火相傳”結對幫扶活動,組織技術聯合攻關和教育教學聯合研究。目前,柞水中學建立了名師工作室,柞水職教中心建立陜財職院“陜西高校思政課省級名師工作室”,累計培養幫帶本地教師40多名。
柞水縣還圍繞食用菌、中藥材、草莓三大產業,打造專家“試驗田”,為科技特派團專家下沉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品種引進推廣和技術瓶頸攻關提供平臺。制定專家“一對多”人才培養計劃,分類劃分“責任田”,加強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打造先進栽培技術示范點,通過“面對面”“手把手”方式,對種植技術環節進行詳細的服務指導,強化專業人才技能培訓。以專家“試驗田”為載體,科技特派團共引進培育宜栽新優品種4個,開展食用菌、中藥材技術指導示范84次,培訓鄉土技術人才1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