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詹 婭 孟雅楠)今年以來,柞水縣依托秦嶺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優化布局,大力推廣“林藥結合”模式,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助推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
柞水縣依托省內外科研院所技術力量,開展道地中藥材規范化生產、中藥材加工炮制及儲藏和質量標準等技術研究,先后申報省藥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3個,成功培育南五味子等主導品種4個,創新品種選育和配套栽培技術標準10個。建立藥材生產溯源體系平臺、種子種苗及藥材品質評價實驗室,篩選道地藥材品種50個,發展藥枕、藥茶、藥飲、藥包、藥浴、藥膳等系列產品80多種,開發生產的盤龍七片、金茵利膽膠囊、蟾馬正痛酊等12個品牌全國知名。
柞水縣出臺《精準扶貧發展林下經濟產業扶持辦法》,每年設立中藥材發展基金500萬元,積極引導中藥材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大戶參與發展中藥種植,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企業流轉土地統一種植、管理、加工和銷售,農戶通過收取土地租金、勞務報酬、收益分紅、參與種植等方式,發展中藥材訂單種植5.8萬畝,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全縣中藥材年產量31.43萬噸,產值7.98億元。
立足重點打造具有商洛特色的“醫養游體藥食”協同發展的康養產業體系,柞水縣持續做大做強盤龍、歐珂重點企業和主導產業。目前,已啟動五大康養產業園建設,入園企業29家,建成中草藥花卉旅游觀光長廊5條、醫藥生產線19條,實施產業項目37個,中藥材種植、加工、檢測、銷售、應用中醫藥產業鏈逐步完善,以盤龍、歐珂藥業為鏈主企業的醫藥健康產業集群產值已達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