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春苗)今年以來,柞水縣牢牢把握新時代文化振興的豐富內涵,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多措并舉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柞水縣開展全面保護,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分行業、分領域、分類別組織專家開展文化保護工作,對以鳳凰古鎮等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資料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挖掘其歷史淵源、故事傳說、表現形式、文化特征等,聚合社會文學藝術創作力量,開辦《柞水文化》期刊,為全縣群眾文化藝術、書畫創作搭建交流平臺,組織采風、采訪活動10多次,為繁榮全縣文化藝術創作、傳承孝義文化培育更多人才。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增強文化惠民“軟實力”,充分利用鄉村振興契機,大力整治人居環境,完善交通、飲水、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讓鄉村生機煥發;與此同時,整合中國傳統村落等項目資金,因地制宜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和文化特色,厚植鄉村文化底蘊,彰顯鄉村文化品位。開展多彩活動,促進文化振興有“里”有“面”,圍繞“四季村晚”等群眾文化活動主題,與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聯合舉辦全縣大地歡歌鄉村文化活動年啟動儀式;積極籌辦由各鎮(街道)各文藝社團、城區學校參加的“大地歡歌”群眾文化展演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建設“秦嶺閨秀·康養柞水”的干勁和熱情,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