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 攀)日前,中鐵三局、中鐵七局承建的西康高鐵柞水段正在加緊施工中。時值汛期,為保障安全生產,柞水縣推行“233”機制,確保汛期高鐵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人民生命安全得到全面守護。
健全雙重管理模式。針對高鐵隧道施工涉及開挖班、支護班、爆破組等10多個工班種類,24小時施工、人員流動性大、居住分散、上下班時間不固定等特點,建立健全動靜結合、政企聯動模式,實現全時段、全工段、多部門、全鏈條監管。動靜結合,對人員流動采取相對靜止狀態管理,員工相對固定場所為施工地點、集中居住點和租住農戶家中三個區域。租住農戶家中的由企業和農戶簽訂《安全協議》,作為共同居住人并入該戶,納入村組“人盯人”防搶撤管理;集中居住點、施工區由企業負責,納入鎮辦“人盯人”防搶撤統一管理,在集中居住點和施工區門口設置門禁出入刷臉打卡,生活區和作業區內部采取定時不定時查崗考勤,隨時隨地掌握員工去向。政企聯動,夯實高鐵建設企業防汛主體責任,縣鎮村組防汛指導監管責任的政企聯動模式。高鐵建設項目主管部門縣兩路辦總協調,高鐵建設項目所在地營盤鎮、干佑街辦2名鎮辦聯村科級領導擔任片長,落實29名盯撤責任人負責將4個隱患點249名受威脅人員安全撤離安置到5個救災安置點。
實現三個落實到位。預案演練落實到位,對中鐵三局、中鐵七局《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和評審,并聘請具有甲級地質災害防治單位資質的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對中鐵七局大型集中安置點選址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出具了選址報告。先后開展防搶撤應急防汛演練12場次,全體員工及周邊受威脅群眾的防災救災意識得到了加強,防災救災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物資儲備落實到位,依據《高鐵項目建設防洪防汛專項應急預案》,針對高鐵項目建設特點,足額儲備安全帽1500頂、雨衣雨靴800套、救生衣500件、救生圈300個、對講機36部、發電機15臺、衛星電話3部、鐵絲20噸、編織袋1萬多條以及手持擴音器、手搖報警器、鐵锨等物資,確保防汛搶險急需。排查整改落實到位,由縣兩路辦牽頭,縣應急、資源、水利、林業、相關鎮辦配合,對高鐵施工涉及的隧道、作業面、棄渣場、員工駐地等區域和重點部位開展安全大檢查3次,共排查安全隱患9處,整改到位8處,限時整改1處。
做到三個緊急撤離。強降雨時緊急撤離,建立健全“叫應”機制,將高鐵項目建設應急防汛負責人和盯撤責任人納入鎮辦防汛網格員群,收到氣象部門橙色預警時企業必須停止施工,收到紅色預警或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撤離指令時,盯撤責任人必須第一時間將受威脅員工和周邊群眾安全撤離至避災安置點,實現“叫—應—為”。異常險情時緊急撤離,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夜間巡查”的總要求,由高鐵建設企業安全負責人對作業區和生活區進行不間斷巡查,當出現山體落石、渣場移位、地面下陷或裂縫等異常狀況時,盯撤責任人必須第一時間將該區域作業人員和周邊受威脅人員安全撤離至避災安置點。突發災害時緊急撤離,當發生險情或地質洪澇災害時,盯撤責任人第一時間撤離受威脅人員,企業立即開展排險作業。待危險隱患徹底消除后,再組織專家進行重新評估,直至險情徹底消除后方可開工,確保員工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