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梅林海)今年以來,柞水縣按照無處不精細、無處不精美、無處不精心、無處不精彩的“四精標準”,扎實抓好城鎮人居環境提升、違法建筑拆除、城市風貌優化、交通秩序管理等重點工作,努力把柞水建成有文化、有內涵、有品質,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會客廳。
以“改”為魂,提升城市顏值。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全域提升”的原則,把人居環境改造重點由老城區向下梁新城延伸,對石鎮灣潭子加油站至下梁茨溝口兩側進行線纜落地、人行道提升、墻體立面改造,共涉及房屋69棟,人行道提升面積14160平方米,立面改造面積約29300平方米。充分利用縣城邊角地、待建地、拆遷地,改造建設一批口袋公園、微公園,著力打造5分鐘健身圈、10分鐘公園圈。
以“建”為綱,增強城市內涵。圍繞“保通保暢、便民利民”目標,規劃新建一批停車位,加快推進明星村活動廣場停車場建設,督促幸福里、惠達等已建成地下停車場盡快啟用,對河西路實行單行,強化老城區橫街停車規劃管理,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填埋場擴容改造應急搶險工程、城區排水排澇示范縣建設、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公廁改造等項目進度,不斷提升城市品位。
以“管”為要,規范城市秩序。堅持一手抓城市風貌品質提升,一手抓城市風貌審批管理,對新建的建筑物外貌嚴格審批,確保新增建筑物外型和立面顏色同城市主色調及風貌相配套。持續開展架空線纜落地和“多桿合一、多牌合一、多箱合一”治理,全面開展路燈、園林綠化等市政設施的更新維護,確保城市靚麗整潔。
以“治”為本,提升鎮村面貌。圍繞“清理死角、微型改造、補齊短板、干凈有序”要求,將人居環境優化提升的重點向鎮辦所在地延伸,全面開展垃圾大清理、死角大整治、違建大拆除、秩序大規范活動,引導將街道、背街小巷、機關大院等環境打掃干凈和擺放整齊,全面做好除縣城外7個鎮所在地人居環境提升,確保實現全域美、持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