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梅林海)今年以來,柞水縣堅持外在與內在并重、塑形與鑄魂并舉,立足村莊發展實際,堅持科學規劃引領,深入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項目,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
柞水縣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將全縣82個行政村劃分為集聚提升類36個、城郊融合類22個、特色保護類9個、暫看不準類15個,結合國土空間“三線三區”劃定,聘請專業團隊開展村莊規劃編制,目前已完成村莊規劃編制15個,剩余53個計劃3年內完成。圍繞優化人居環境,將“兩拆一提升”向農村縱深推進,聚焦房前屋后、道路兩旁、河道內外等區域,打好“拆、清、移、改”組合拳,清理“五堆五廢”1.62萬處19540噸,拆除殘垣斷壁、廢舊圈舍和廁所等2140余處,新(改)建衛生化廁所3000座,改造房屋立面65.3萬平方米,創建“五美”庭院5000個,建成農村污水處理站30個,農村污水治理率50.61%,成功創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2個、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5個、市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11個。
柞水縣按照“整流域推進、整村莊建設、整溝域提升”的思路,在實施改廁、改房的同時,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同步推進河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村組道路77條、91.28公里,修復水毀公路75條、234.66公里,成立9個供水管理站,設置80個村級供水服務站,先后建成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21個,全縣76個村率先通過市級秦嶺山水鄉村建設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