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 瑞)今年以來,柞水縣圍繞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多措并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縣上組建服務小分隊與企業和項目建設單位精準對接,定期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推行“六個一”包抓服務機制,確保“落地即開工”,暢通群眾企業辦事和項目建設“最后一公里”。堅持容缺受理,推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化管理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梳理可容缺受理事項清單77項,實行隨到隨辦、容缺受理、承諾審批,群眾企業滿意度全面提升。堅持審管聯動,按照清單一次告知、情況一次對接、現場一次踏勘、結果一次送達“四個一次性”要求,實行聯合踏勘、并聯審批,深化“互聯網+監管”改革,促進審批與監管無縫對接,開展項目“聯合踏勘”“并聯審批”289件。
為進一步規范政務服務管理,縣上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式”審批受理模式,變“一證一流程”為“一事一流程”,目前“一窗式”辦理行政審批類事項1953件,辦事材料減少50%。優服務,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行高頻事項網上辦,“不見面”網上受理并順利通過省市平臺測試事項575件,“一網通辦”完成601項,網辦率達95.67%。強管理,嚴格落實“好差評”和“三免”制度,為企業減負、為發展提速,培育“五上”企業26家,新增市場主體1157家,開展審批服務評議活動8場次,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對重大項目等事項審批,由政府法律顧問提前介入研判,全縣開展行政審批法律咨詢281次、會商研判52次,確保審批事項依法合規。堅持“跑路最少、用時最短、服務最優”原則對所有事項進行優化組合,建立首批“套餐”服務主題36個,讓辦事群眾按需“下單”辦理,業務部門全程跟蹤服務,服務質量全面提升。持續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層級、壓縮審批時限,取消不必要的審核環節,政府投資項目審批辦理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市場準入類事項審批達到隨到隨辦、當場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