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瑩雪)“十四五”期間,柞水縣以文旅綜合體開發為重點,以演藝節慶產品為文旅盈利引爆點,以文創產品為文旅傳播載體,以文化媒介跨界營銷為手段,以研學類文旅教育為依托,以旅居生活方式打造為主流,全力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
創新產品開發。依據市場需求和文化旅游的資源類型,形成以示范項目、重點項目、重點城鎮、重點村落為核心的產品結構,積極開發古街古村古鎮、古設施、主題公園、遺址遺跡、宗教、民俗、文化產業園、現代節慶、旅游演藝、工業旅游、文創綜合體、研學旅游基地等多元化的文旅產品體系,深挖文化和旅游契合點,與現代技術緊密結合,推動更多資源轉化為文旅產品,滿足美好生活愿景下的個性化、體驗化市場需求。
創新產業融合。“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主要解決兩個產業深度融合的問題,實現資源整合、市場推廣、業態及產品創新、技術利用、服務功能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使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充分對接旅游市場的消費需求與精神需求,從而賦予傳統文化產業以新的經濟活力,提升傳統旅游產業的內涵品質,實現創新引領下文化旅游“1+1>2”的乘數效應。
創新產業業態。伴隨時代需求的變化,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廁、導、智、商、養、學、福、情、奇、文、體、農”十八大要素進行業態化創新。
創新優化空間布局。全面整合跨城鄉、跨區域的文旅資源,將文化旅游發展規劃融入貫徹到城鄉建設、脫貧攻堅、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各類規劃中,使文化旅游發展空間成為推動城鄉發展要素共享、城鄉產業結構升級、城鄉風貌及環境優化的載體,形成文化旅游引導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空間布局。
創新實施保障措施。從財政扶持、稅費優惠、產業支持、土地使用優惠、信貸扶持、水電價格扶持等各方面制定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創業創新相關的優惠政策,建立相關部門的協調機制。規劃體系方面,健全管理機制,從法規層面確保《“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的權威性。同時,結合重點文旅項目布局,對交通、市政、環保、能源、防災等重點領域或薄弱環節進行系統性的專項規劃。人才發展方面,通過各種交流和培訓、建立文化和旅游專家庫、成立文化和旅游教育聯盟等方式,為文化旅游發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市場機制方面,通過市場主體的整合、共同品牌的培育、資本整體運營來推動和實現文化旅游的市場機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