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見習記者 程思凡)柞水縣積極探索推行“三治四強五聯”工作法,建立健全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體”的社會治理體系,全力打基礎、用心抓落實,走出一條新時代鄉村治理新路徑。
做實“三治融合”,夯實“自治”之基。以法律法規和村規民約為基礎,以村民議事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等為平臺,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抓手,柞水縣在網格中積極培育學法中心戶和法律明白人,通過網格的動態監管、上報,對人、事、物實時掌握,實現人在“網”中、事在“格”中,政策法規第一時間宣傳到位、矛盾第一時間得到化解、事情在第一時間得到辦理。突出“法治”之要,加強人口集中居住點、院落等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每個網格設置1個家庭普法站,結合憲法宣傳日等重大節日,推送和植入社區法治文化,推動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涵養“德治”之魂,建好文明實踐站,堅持發揮道德教化作用,定期評選身邊好人、誠信人物、優秀典型,宣傳展示新時代道德典型優秀事跡,營造向善向美向好的濃厚氛圍。大力推行移風易俗行動,倡導破舊立新,從簡從便辦事,引導鄉村紅白事移風易俗。
強化四項舉措,提升法律服務。柞水縣建好綜治中心和標準化警務室,設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窗口),每月定期邀請法律顧問為群眾和轄區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宣講涉農法律法規知識、解答村民提出的法律問題等,參與指導轄區矛盾糾紛苗頭、風險隱患、涉法事項的研判與化解。科學劃分基礎網格單元,建好網格化管理網絡,以黨員、治安中心戶長、調解員等為骨干力量,選準配強網格化管理人員;建好網格化管理微信群,及時傳遞收集工作信息和村情民意,宣傳法律法規和平安創建知識,落實具體工作任務和為群眾代辦事項責任。整合資源建好文明實踐站,組織農村文藝愛好者精心編排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藝節目,持續傳播社會道德正能量;設置道德法治宣傳櫥窗,定期更新平安創建、法治宣傳、掃黑除惡、人民調解、精神文明宣傳內容,發揮“紅黑榜”“好媳婦、好公婆”“平安家庭”等評選活動的社會監督激勵作用,強化道德教育。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不斷完善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有關業務窗口、綜治中心等工作制度,規范事項辦理流程,強化制度建設,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優質服務。
達到“五聯同步”,矛盾聯調。柞水縣實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負總責,“兩委”班子成員分工包抓,每周排查調處矛盾糾紛,由村(社區)支部書記召集轄區內村組干部、網格長、網格員對轄區平安穩定形勢進行研判,對疑難矛盾糾紛進行聯合調處,對重大復雜矛盾進行穩控管理、依法處置。定期召開社會治安形勢分析會,邀請社區民警參與,專題研究分析法治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研判存在的苗頭性問題,及時向轄區群眾發布預警及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治安聯防工作網絡,以公安民警為主導,保持一支不少于20人的治安聯防平安志愿者隊伍,不定期開展治安巡防巡查,提高治安防范能力。收集研判社情民意需求,將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限時辦理解決。精準推送法律服務產品和以案釋法典型案例,實現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法律事務辦理“一站式服務到家”。黨組織書記統一調配使用轄區的法治工作力量,對于發生的突發性和群體性事件,迅速組織、協調相關部門依法處置到位。定期排查和分析社會治理、平安建設問題,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平安建設和掃黑除惡、禁毒禁賭、道路交通安全等整治行動,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圍繞“平安村(社區)”“無黑無惡”等創建目標,扎實推進人民調解、法律宣傳、治安防控、特殊人群管理、法律服務、社會保障、平安宣傳等工作,全面實施平安村、平安單位、平安企業、平安校園、平安路段、平安和諧家庭創建,有效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