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周炆濤)柞水縣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探索創新審批服務模式,助推審批服務便民化,努力打造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
柞水縣以網通政務、益企便民為工作總目標,優化辦事流程、拓寬服務渠道、提升服務標準,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式”審批受理模式,設置6個綜合受理窗口和6個統一出件窗口,將295項行政許可事項、539項便民服務事項分為項目建設類、城管交通類、經濟事務類、社會事務類、農業事務類和綜合代辦類6個類別,變部門窗口“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為“綜合受理、集中服務”,推進企業群眾辦事“只跑一次”和“一網通辦”,實現了95%以上事項網辦目標,暢通群眾企業辦事服務“最后一公里”。
該縣有機融合“容缺受理”“形式審查”“承諾備案”等制度,推行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制定了《柞水縣政務服務容缺受理制度》,梳理出了可容缺受理清單,涉及11個單位77項事項,圍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推行一邊準備材料、一邊受理初審的“容缺受理”服務模式,建立項目“綠色通道”,從企業開辦、項目立項到開工的全生命周期,圍繞土地、規劃、施工許可等重點難點環節,允許在基本條件具備、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部分資料欠缺的情況下,先予以容缺受理,并當場發放告知文書和限期補正承諾書,需補充材料在規定時間內補充齊全后及時審批。今年以來,共辦理行政審批類事項1953件,容缺受理事項368件。
柞水按照“及時推送、按責轉辦、限時辦結、跟蹤回訪、評價結案”的工作模式,加強“12345”網上群眾投訴事項轉辦辦理工作,成立了熱線專班,制定了熱線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圖,嚴格按照接單、轉辦、督辦、回復、回訪的工作流程,建立了周分析、月通報、重點難點訴求專報等環環緊扣的工作運行機制。對市熱線下派工單進行簽收分類,對易解決問題直接系統下派;對疑難、重辦、督辦、涉及多部門的工單,制作臺賬,二次編碼、對“癥”下派,確保群眾急難愁盼件件有回音。
該縣積極推行上門服務、預約服務、自助服務、委托代辦服務,組建“幫代辦”隊伍,在縣政務服務大廳開設“幫代辦”服務專區,設置“幫代辦”服務流程指引,對幫辦代辦服務窗口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和培訓指導,建立健全幫辦代辦工作制度、臺賬匯總、調查回訪和人員考核管理等工作機制。審批服務人員準確告知“幫代辦”服務范圍,幫辦主要是提供咨詢回復、導辦協辦,幫助網上預約、填表、整理資料、指導自助終端、網上辦事操作等服務;代辦是以群眾、企業自愿申報為基礎,“幫代辦”窗口收到申請后,明確幫代辦專員,對申請事項實行全程代辦,服務過程全部免費。目前,共幫代辦6012件(次),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便利感、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