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梅林海)今年以來,柞水縣把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作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點線面結合、整流域推進、全域化提升”的思路,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面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
柞水縣劃定縣、鎮、村、組四級責任片區,層層壓實責任,匯聚了強大的工作合力。按照每個組不少于1名保潔員的標準,配備農村環衛保潔人員596名,由政府購買服務的企業負責,實行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考評,有效提升了農村保潔專業化水平。健全三級巡查監管體系,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辦負責企業的監管考核,鎮辦紀檢干部參與日常衛生監督,村組推選衛生義務監督員384名,每天上崗巡查,確保了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交辦、及時整改。
柞水縣財政每年預算專項經費,用于購買農村環衛保潔和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市場化服務,實現了農村環衛保潔工作由行政化、粗放化、突擊化向社會化、專業化、常態化的轉變。先后向上申報,爭取各類專項資金6500多萬元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場2座、村級污水處理站30座,購買垃圾轉運車480輛、垃圾箱340個、垃圾桶2.4萬個。引導企業籌措資金建成智能監測系統,在線實時監督環衛人員和車輛在崗履職情況,極大地提高了統籌調度效能。
柞水縣堅持宣傳教育與示范引領相結合,完善村規民約,健全“四會”制度,開展“紅榜”表彰和示范創建,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11個、秦嶺山水鄉村76個、“五美庭院”5000多個。堅持明察與暗訪相結合,對衛生“臟亂差”的村和亂倒垃圾、亂排污水的群眾,通過微信公眾號和電視臺及時予以曝光,形成了強大的震懾效應。緊扣群眾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等問題,組織“四支隊伍”、鎮村干部開展大整治,清理“五堆五廢”1.6萬處、農村生活垃圾6010噸,實現了村莊的干凈、整潔、有序。
柞水縣與農戶、商戶和企事業單位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發揮村組聯勤義務監督員職能,督促抓好日常衛生保潔。將全縣農村保潔人員劃分到160個片區,建立“一周一督導、兩周一調度、三周一暗訪、一月一通報”的調度機制,確保所有保潔區域和路段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堅持政府和企業雙線考核,與企業服務費和職工薪金績效增減掛鉤,企業每月開展紅旗優勝單位、優秀班組和員工評選,并給予100元至500元不等獎勵,對連續倒數的按比例扣除工資并停職反省,形成了人人出力、個個爭先、級級負責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