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玉西)今年以來,柞水縣依托科技部定點幫扶機遇,凝聚科技資源合力,聚焦科技創新、木耳產業、中藥材發展等主導產業,強化科技力量,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奮力破解“卡脖子”難題。
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目標,柞水縣以科技項目建設支撐發展藍圖,立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個,爭取中央引導地方項目5個,組織企業申報2023年度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8個。
聚焦國家創新型縣建設,該縣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園區),構建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的科技樣板。培育科技型企業25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建設基地3個,建立柞水飛地孵化器1個,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項。
聚焦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應用,該縣不斷推動孵化在高等院所、轉化在本地的創新模式,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化融合。與陜西省中醫藥大學等5所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項。
為補強科技人才短板,縣上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和智力支撐需求,著力培育本土人才,建立高校、科研院所與柞水縣的人才資源對接機制。對接科技部選派科技特派團10人;引進“三區人才”17名,下派科技特派員54名;成立第一批柞水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66人;組織培訓3場,指導木耳技術人員、重點種植戶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