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龍 通訊員 姜枝朝 侯沁琳
“歡迎您,請問一共幾位,需要住幾天?”9月1日,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花錦園民宿區秦嶺三號院子,管家彭安琴滿臉笑容地招呼著客人。
走進花錦園民宿區,特色陜南民居讓人眼前一亮:五柱三間上下兩層,青瓦泥墻,瓦楞軒窗,每一個院子都布置獨到,散發著極強的復古氣息和自然氣息,房間內陳設有古色古香的大床房,還有觀景天窗,能坐看云起日落、漫天繁星。“過去我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外出打工或者種地,一年到頭收入微薄,如今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彭安琴說,花錦園民宿的房子以前是她的老宅子,如今出租做民宿,每年房租收入1.2萬元,她在這里上班當管家,月工資2000多元,除此之外,她還把土地租賃給民宿區建花園,每畝地每年1000元租金,算下來一年能收入兩萬多元。
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指引下,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依托牛背梁、秦楚古道兩個景區和盤谷山莊等旅游企業,立足山、水、林、田自然稟賦,積極改善基礎設施,先后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村上抓住機遇,積極發展農家樂、民宿,當地群眾真正地捧上了旅游的“金飯碗”。
2015年以來,村上鼓勵有條件的群眾發展農家樂,沒有條件或者一時發展不了農家樂的農戶,將土地、房屋流轉給旅游企業,打造精致民宿,建設鄉村花園。企業又返聘當地群眾在建成的民宿區務工,通過轉土地、變租金,帶就業、掙薪金,當地的群眾都又有了固定收入。
“整個園子占地150畝,由好幾個板塊組成,分別有木耳種植區、田園花園區、民宿區,民宿總共有16個院子,可以同時接待160人左右。”花錦園民宿區負責人陳盛林介紹。
朱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毛家鋒說,發展初期,村上搞過養殖、種植產業,但都沒能做成支柱產業。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實際,還是決定走鄉村旅游這條路。支部定思路,黨員作示范。2009年,3名黨員帶頭辦起了農家樂,目前村上有農家樂216家,民宿36家。
“以前條件非常差,出門是黃泥路,門前屋后是柴火堆、垃圾堆,收入主要靠打零工,現在的生活是過去做夢都不敢想的,相信以后的生活會更好的。”農家樂主人鄭傳家臉上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說,經營農家樂七八年了,家里蓋起了小洋樓,還買了小轎車。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朱家灣村人均純收入5000元左右,2020年人均純收入2.3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