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侯彥亮)近年來,柞水縣始終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成效顯著。
嚴格水源管控與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水資源管理,嚴厲打擊河道非法采砂,維護好河道管理秩序。加大水污染監測力度,對企業、單位違法排污行為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全力封堵取締違法入河排污口,對縣城現用水源地取水口進行了上移,對新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進行了劃分并通過省政府審批,對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的污染源進行了整治,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干佑河古道嶺斷面、柴莊斷面穩定達到水域功能區Ⅱ類水質標準。
扎實開展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分類管理、風險管控、污染擔責、公眾參與”原則,嚴格執行《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快實施污染土壤治理修復,持續開展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強化農用地分類管控和建設用地準入,切實保障土壤環境安全。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擴大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減少面源污染。嚴格實行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實行定點封閉儲存,加強日常監管力度,堅決防止重大污染事故發生。
持續完善生態保護體制機制。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嚴把項目環評準入關,強化源頭管控,認真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建立健全排污許可、環境監測等固定污染源防治體系。引導相關保護區范圍內企業、居民有序退出,推動城鎮集約發展,加快工業集中區和重點企業循環化改造,鞏固提升循環經濟創建成效。
全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堅持綠色循環發展理念,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先后建成貝恒、融方、鐵力耐特建材等尾礦資源循環再利用項目,為促進縣域經濟增長由資源、資本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提供了有力支撐。制定了實施方案,在大型商超、集貿市場開展限塑行動,廣泛宣傳倡導綠色出行,大力推廣節能產品,進一步提高了全縣干部群眾的節約節能意識,形成了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