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宋濤)今年以來,柞水縣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壓實主管部門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長效機制,保障農民工能夠按時領取工資。
抓組織領導,層層夯實責任。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和整改工作專班,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統籌推進根治欠薪各項工作,確保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穩步推進。印發《柞水縣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暫行管理辦法》《關于嚴厲打擊惡意欠薪和惡意討薪違法行為的通告》,完善了《柞水縣處置勞動保障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將農民工工資應急周轉金納入財政預算,籌集1000萬元資金,解決政府投資建設工程欠薪應急墊付,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抓源頭防范,把牢準入關口。嚴格源頭管理,全面落實項目招投標及施工前置審查制度,對資金籌集、保證金繳納不到位的建設項目,堅決不予辦理開工許可。對因把關不嚴引發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按照“誰放線誰負責,誰許可誰負責”的原則,依紀依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倒逼相關部門主動履職、從嚴管理。
抓問題整改,提升工作實效。定期對工程建設領域和使用農民工較多的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進行抽查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全面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的通知》,對落實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進行通報,發出責令改正決定書。征收4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保證金210多萬元。出臺《工程款支付擔保管理辦法》,有力約束建設單位履約行為。
抓聯合執法,遏制欠薪行為。組織縣人社、公安、司法、住建、市監等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累計檢查用人單位17家,涉及農民工150多人,規范簽訂勞動合同58份,協調處理舉報投訴24起,為92名農民工討回工資113.5萬元。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企業“黑名單”制度,將欠薪情況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促進信息共享,實施聯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