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米吉鋒)創(chuàng)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工作開展以來,柞水縣干佑派出所在做好各類救助工作中,始終將受困群眾“最后一公里”幫扶是否到位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
6月26日,干佑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一名70歲的老人在馬房子村找不到回家的路,值班民警立即前往了解情況。原來老人是一名聾啞人,一大早就拿著行李出現(xiàn)在村里,但是附近村民都不認識,也無法與老人溝通。民警通過警務通查詢到老人身份信息,通過向老奶奶戶籍所在地的村干部辨認及打聽得知老奶奶有個女兒,現(xiàn)已搬到城區(qū)居住,民警立即將老奶奶送到了其女兒的住處。
7月1日,干佑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北關黑溝口河邊躺著一名男子,情況不明,請求出警。民警迅速趕赴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河道內(nèi)躺著一男子,眼神恐懼渾身抽搐且無法回答身份、行蹤軌跡等信息,民警初步判斷該男子可能患有精神類疾病,在安撫該男子情緒的同時,民警買來飲料和食物讓該男子食用,同時積極聯(lián)系柞水縣精神病院對該男子進行救治。隨后民警通過人臉識別系統(tǒng),查明該男子為浙江籍居民鄭某某,并通過警務協(xié)作聯(lián)系到該男子家人,其家人聽到鄭某某在柞水的消息后,連夜從浙江趕來,將一面寫有“熱心服務、一心為民”的錦旗交到派出所民警手中。
7月18日20時許,干佑派出所民警在出警途中發(fā)現(xiàn)一名男子醉酒后躺在路邊,民警多次試圖喚醒無果,也未發(fā)現(xiàn)其攜帶有效證件和通信設備,隨后民警將該男子送至柞水縣人民醫(yī)院進行醒酒,并守護該男子至清醒后將其送回家中。該男子表示:若不是民警及時救助,醉酒在路邊露宿一宿后果難以想象,對民警的熱心幫助給予誠摯的感謝與贊揚。
今年以來,干佑派出所共計救助流浪人員、走失老人等受困群眾140多人,受到群眾一致好評和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