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奇瑞
地處秦嶺南坡的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過去集體經濟是一片空白。從脫貧攻堅開始之后,村委會一班人一手抓鄉村旅游服務業促村民脫貧致富,一手抓集體經濟,整合集體、個體資源,先后引進旅游企業16家,建設高端民宿村落33個,開辦農家樂216戶、家庭旅館46戶,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到2019年底,村集體經濟資產積累超過1000萬元,純收入100多萬元,現有村集體經濟存款50多萬元,朱家灣村成為柞水縣靠旅游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典型。
干部集資發展集體經濟
2015年2月,新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胡平志聯合6位村干部私人集資20萬元開辦朱家灣村旅游開發公司。
雖然是幾個村干部個人集資,但他堅持實行村委會控股51%,個人控股49%,確保村集體的控股權。
為了讓全村人都有就業機會,公司新組織了勞務服務隊,負責村級企業扶貧就業崗位的開發,新增加800多個就業崗位,讓打工無門的村民和貧困勞動力實現快速就業。還在村上的藥材基地優先安排貧困戶和弱勞動力打工,集體經濟組織每年給貧困人口分紅。
村集體和群眾共同富裕
經過4年多的努力,到2019年底,朱家灣村旅游開發公司相繼組建旅游扶貧開發中心、藥材基地、農家樂配送中心、老林公社民宿和水上漂流五大牽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和農家樂集群雙向發展的格局。柞水縣也形成了以朱家灣村為主流的人流、物流鄉村游熱潮,村上的農家樂由2010年的10家發展到現在的216家,每年農家樂和農副產品銷售總收入超過1500萬元,農家樂實現純收入800萬元。其中貧困戶開辦農家樂26家,總收入100多萬元,戶均年純收入3萬元以上。村旅游扶貧開發中心與村上的45戶貧困戶簽訂產品回購和包裝協議,每年實現銷售總額80多萬元,戶均增收9000元。
從2015年到現在,朱家灣由一個一窮二白的貧困村,變身聞名全國的美麗鄉村。2016到2019年92戶貧困戶戶均分紅3800元,2019年全村農民純收入1.7萬元,成為柞水縣脫貧致富先進村。
為集體經濟注入活力
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村民富裕了,朱家灣村兩委會的一班人并沒有就此停下來。他們把林山、房屋、土地等資源折價入股旅游企業,在保底的基礎上按股收益。該村先后整合集體林山1.2萬畝,折價120萬元,占股24%;基礎設施等公共設施折價80萬元,占股16%,一起并股投入企業;還將105萬元產業發展和專項扶持資金變為村集體持有資金入股公司;個人股是由村民集資,貧困戶拿扶貧資金入股,現已向公司投入集體股資金60萬元,村民集資股66.2萬元。不僅使現有資金不閑置,還解決了公司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
接著,村集體經濟公司整合資源發展項目,新發展七藥80畝,養中華蜂100箱;把境內的水上漂流擴大規模,對老林公社民宿進行完善升級;啟動面積20畝的兒童娛樂項目,積極探討文化因素和傳統技藝,開發新的經濟元素,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使其成為拉動全村旅游業的龍頭。
2019年,村集體經濟為朱家灣村村民人均分紅520元,貧困戶每戶資產實現年增收2600元。朱家灣村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不僅成為脫貧致富的先進村,更是柞水縣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