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瑩雪 崔香涵 曾康)“領到豬仔我很高興,感謝給我們捐豬仔的大戶,我回去一定好好把豬養大,賣個好價錢,把日子越過越好!”領到豬仔的柞水縣瓦房口鎮磨溝村貧困戶王傳福激動地說。3月9日,瓦房口鎮大河村16戶養殖戶為鎮上34戶2020年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戶捐贈豬仔34頭,價值7萬元左右。
當天一大早,瓦房口鎮大河村村委會院里熱鬧非凡,磨溝、大河、金臺等村的貧困戶紛紛趕來,領取養殖大戶為他們捐贈的豬仔,拉著豬仔的車開進了院子,大家依次排隊簽字領取,整個活動現場秩序井然。
為了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支持他們發展產業,瓦房口鎮以34戶2020年擬脫貧戶、部分監測戶和邊緣戶為重點進行調研,了解到他們都有發展養殖業的意愿,但目前疫情尚未解除,不容易購買豬仔,并且豬仔價格居高不下,這些想要發展生豬養殖的貧困群眾犯了難。正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大河村16戶養殖大戶表示愿意為他們免費提供豬仔,幫助他們發展產業。
“以前家里兩個老人有病負擔重,我們家成了貧困戶,后來打聽到豬價好得很,就養了30多頭,2019年我家收入60萬元,順利脫貧,國家幫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也很愿意幫別人一把。”參加捐贈的養殖大戶舒世明說。據了解,這次捐贈共有16名養殖戶參加,捐贈豬仔34頭,保證34戶貧困戶每戶1頭,在捐贈的同時,養殖戶和貧困戶還形成結對幫扶關系,在貧困戶養殖遇到難題時給予技術指導。
近年來,大河村扶貧產業發展迅猛,村民通過發展生豬養殖產業收入不斷增加,養殖大戶規模不斷擴大,生豬年出欄量達1.5萬頭,養殖產業實現了品種、藥品、飼料、防疫、技術培訓和銷售“六統一”,打造了萬頭生豬示范村并于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摘帽。截至2019年,全村累計修建圈舍1萬多平方米,修建沼氣池30多座,2020年生豬存欄量達9000多頭,生豬養殖產業成了大河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法寶。